形容打扫卫生的诗句,你能想到哪些?

Random Image

形容打扫卫生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1. 唐·杜甫《客至》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2. 唐·李商隐《酬别令狐补阙》

    •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3. 唐·王维《山居秋暝》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4. 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 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
  5.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 唐·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7. 唐·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8. 唐·李白《江上寄元六林宗》

    • 浦沙净如洗,海月明可掇。
  9. 宋·陆游《杂感》

    •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岂役七尺躯,事此肤寸舌。
  10.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12.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13.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4. 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15. 宋·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16. 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7. 元·王元鼎《【正宫】醉太平_寒食珠帘外》

    • 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
  18. 元·唐珙《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 案头我正理蠹鱼,晴日好风窗几净。
  19.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20. 东汉·陈蕃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些诗句通过描绘雨后清新、打扫庭院的场景等,间接或直接地体现了打扫卫生的意境和重要性。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相关推荐

  • 关于长城的古诗词有哪些?

    关于长城的古诗词众多,这些诗词不仅描绘了长城的壮丽景象,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思考。以下是一些与长城相关的经典古诗词: 唐代 王昌龄《出塞》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赏析:描绘了长城边塞的苍茫景象,表达了对将士们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 李益《统汉烽下》 诗句:“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赏析:通过描绘战…

    2024年11月5日
    1480
  • 关于杜鹃的诗有哪些?悲切啼鸣的文学象征

    关于杜鹃的诗有哪些?悲切啼鸣的文学象征 一、杜鹃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其悲切啼鸣常被赋予思乡、哀愁、亡国之痛等情感象征。这一意象源于古代蜀国传说:蜀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啼血哀鸣,因此杜鹃声在文学中多与悲剧性主题关联。 重点案例: 1.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

    2025年4月22日
    150
  • 神带领的诗歌中,哪些作品充满力量?

    在探讨神带领的诗歌中哪些作品充满力量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神带领的诗歌”这一概念可能涉及宗教或灵性主题。然而,苏轼的诗词作品主要聚焦于自然风光、人生哲理、个人情感等方面,并不直接涉及宗教或灵性主题。因此,在苏轼的诗词中直接寻找“神带领的诗歌”可能不太合适。 不过,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宽到更广泛的文学领域,许多宗教或灵性诗歌确实充满了力量,能够激发人们的信仰、希望…

    2024年12月10日
    1130
  • 坚持读书的古诗词,激励勤学不辍

    以下是一些坚持读书、激励勤学不辍的古诗词,它们富含哲理,能够鼓舞人心,激励人们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1. 《劝学》 唐·颜真卿 原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三更挑灯夜读,五更鸡鸣即起,这一早一晚正是男儿读书的好时候。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赏析:这首诗语言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

    2024年12月17日
    1250
  • 小学司马迁的诗有哪些?了解司马迁的诗歌创作

    关于小学教材中涉及的司马迁的“诗”,实际上需要澄清一个误区。司马迁作为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史记》,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然而,在小学教材中,学生们可能会接触到《史记》中的部分章节,这些章节虽然以史传文的形式出现,但其中蕴含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与诗歌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具体到小学教材中可…

    2024年9月25日
    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