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诗句中有哪些值得品味的?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诗句以清新自然、平淡含蓄为特色,富含哲理和情趣。以下是一些值得品味的司马光的诗句:

一、抒怀言志类

  1. 《客中初夏》

    • 诗句:“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品味:这首诗以初夏时节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和葵花向日而倾的坚定姿态,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贞之心和对政治理想的不妥协之志。其中“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两句,以柳絮和葵花为喻,暗含了诗人对随波逐流者的不屑和对忠诚坚定者的赞美。
  2.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 诗句:“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 品味:这两句词表达了诗人对相见后相思更甚的无奈和对多情却无法得到回应的感慨。诗人以反问的语气,将相见与不见、多情与无情进行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情感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二、咏史咏物类

  1. 《破瓮救友》

    • 诗句:“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品味: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瓮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富有爱心、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的品质。虽然这首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抒情诗或咏物诗,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勇气却令人敬佩。
  2. 《和子华喜雨》

    • 诗句:“灵台无事日休休,安乐由来不外求。细雨寒风宜独坐,暖天佳景即闲游。”
    • 品味:这首诗以闲适安逸的笔调描绘了诗人独坐细雨中、闲游暖天佳景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三、哲理感悟类

  1. 《训俭示康》

    • 诗句:“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 品味:这两句诗引用了御孙的话来阐述节俭与美德、奢侈与恶习之间的关系。诗人认为节俭是美德的共同点而奢侈是最大的恶习,这体现了他对道德品质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2. 《资治通鉴》中的诗句

    • 诗句:“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 品味:这几句诗强调了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坚持对于成为君子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不变的坚持才能使习惯与身体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的行为方式。这体现了他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司马光的诗句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富含哲理和情趣。无论是抒怀言志、咏史咏物还是哲理感悟类诗句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领悟。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1日 下午8:28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下午1:28

相关推荐

  •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为何被称为送别词的典范?

    周邦彦《兰陵王·柳》的送别词典范性探析 一、词作本体艺术成就 《兰陵王·柳》以咏物起兴的独特手法开篇:“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词人通过柳树意象的层层铺叙,既暗合“折柳赠别”的古老传统,又以烟柳迷离之景隐喻离愁的绵密深沉。这种物我交融的笔法使自然景物成为情感的有效载体。 在结构安排上,三叠长调的章法创新突破传统。第一叠侧重咏柳,第二叠转入离别场景:“闲寻旧踪…

    5天前
    160
  • 关于梅花的几句诗有哪些?咏梅诗词中的傲骨与寒香意象

    咏梅诗词中的傲骨与寒香意象 一、关于梅花的经典诗句 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君子”之一,历来被文人墨客赋予高洁、坚韧的象征意义。以下是几句脍炙人口的咏梅诗: 1.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点评:以“凌寒”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独自开”彰显其孤傲。* 2.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点评:通过…

    2025年6月24日
    870
  • 更字开头的成语接龙挑战,你准备好了吗?

    当然准备好了,以下是我为你准备的以“更”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更仆难数: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数短论长: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长驱直入:军队以不可阻挡的威势,快速进军,深入敌方腹地。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现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 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

    2024年10月19日
    2840
  • 悯农其一是哪首诗?

    《悯农其一》解析:一首反映农民疾苦的经典诗作 一、《悯农其一》的基本信息 《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组诗,共两首,其中《悯农其一》(又称《锄禾》)最为脍炙人口。全诗内容为: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诗歌的创作背景与主题 1. 中唐社会现实 创作于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赋税沉重。李…

    2025年6月28日
    840
  • 元曲中的“隐居乐道”主题为何如此普遍?

    元曲中的“隐居乐道”主题为何如此普遍? 引言 元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列的瑰宝,其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隐居乐道”主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种主题的普遍性既源于特殊的历史社会环境,也与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延续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元曲中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这一文学现象背后的多重动因。 历史背景与时代因素 政治环境的剧变…

    1天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