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的词作中,哪些值得一读?

苏洵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苏洵的诗作不多,但诸体皆备,尤以五七言古诗见长。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苏洵词作:

  1. 《九日和韩魏公》

    • 内容: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无奈与愁苦。诗中“晚岁”不仅指年龄上的衰老,更暗示了仕途上的迟暮感。“萧萧华发映金罍”一句,通过描写自己满头白发与宴会中的金罍(酒器)相互映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颔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得到重用的遗憾。颈联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尾联描绘了诗人宴会结束后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诗歌的执着与痴迷,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2. 《游嘉州龙岩》

    • 内容:系舟长堤下,日夕事南征。往意纷何速,空严幽自明。使君怜远客,高会有馀情。酌酒何能饮,去乡怀独惊。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佳境日已去,何时休远行。
    •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开故乡的无尽忧愁。尽管受到了社会的热情接待,但内心的孤独和迷茫却无处排解。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3. 《答张子立见寄》

    • 内容: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峡山行尽见平楚,舍舡登岸身无虞。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求文得卷读不已,有似骏马行且且。自言好学老未厌,方册几许鲁作鱼。古书今文遍天下,架上未有耿不愉。示我近所集,漫如游通衢。通衢众所入,癃残诡怪杂沓不辩可叹吁。文人大约可数者,不过皆在众所誉。此外何足爱,刓破无四隅。况予固鲁钝,老苍处群雏。入赵抱五弦,客齐不吹竽。山林自窜久不出,回视众俊惊锟鋙。岂意误见取,骐骥参羸驽。将观驰骋斗雄健,无乃独不堪长途。凄风腊月客荆楚,千里适魏劳奔趋。将行纷乱若无思,强说鄙意惭区区。
    • 赏析:此诗为苏洵回复友人张子立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与追求。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的文学成就,展现了诗人谦逊而又自信的态度。
  4. 《和杨节推见赠》

    • 内容:与君多乖睽,邂逅同泛峡。宋子虽世旧,谈笑顷不接。二君皆宦游,畴昔共科甲。唯我老且闲,独得离圈柙。少年实强锐,议论今我怯。有如乘风箭,勇发岂顾帖。置酒来相邀,殷勤为留楫。杨君旧痛饮,浅水安足涉。嗟我素不任,一酌已頳颊。去生别怀怆,有子旅意惬。舍棹治陆行,岁晚筋力乏。予懒本不出,实为人事劫。相将犯苦寒,大雪满马鬣。
    • 赏析:此诗为苏洵回复友人杨节推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与友人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悟。
  5. 《颜书四十韵》

    • 内容: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鲁公不死敌,天下皆熙熙。公固不畏死,吾实悲当时。缅邈念高谊,惜哉我生迟。近日见异说,不知作者谁。骏极有深稳,骨老成支离。点画乃应和,关连不相违。有如一人身,鼻口耳目眉。彼此异状貌,各自相结维。离离天上星,分如不相持。左右自缀会,或作斗与箕。骨严体端重,安置无欹危。篆鼎兀大腹,高屋无弱楣。古器合尺度,法物应矩规。想其始下笔,庄重不自卑。虞柳岂不好,结束烦馽羁。笔法未离俗,庸手尚敢窥。自我见此字,得纸无所施。一车会百木,斤斧所易为。团团彼明月,欲画形终非。谁知忠义心,余力尚及斯。因此数幅纸,使我重叹嘻。
    • 赏析:此诗为苏洵对颜真卿书法作品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对颜真卿书法风格的描绘和对其人品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造诣和独特见解。

除了以上几首作品外,苏洵的《忆山送人》、《初发嘉州》、《仙都山鹿》等诗作也各具特色,值得一读。苏洵的诗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艺术造诣也很高,对于研究北宋文学和了解苏洵的生平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下午2:41
下一篇 2024年12月14日 下午2:43

相关推荐

  • 表达愤怒的诗句的古诗,有哪些能震撼人心?

    表达愤怒的古诗中,有许多能震撼人心的经典之作。这些诗句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不公、苦难、腐败等现象的愤慨与抗争。以下是一些能震撼人心的表达愤怒的古诗诗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出处:宋代岳飞《满江红·写怀》 解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愤怒至极、头发竖立的形象,凭栏远眺,潇潇雨歇,更添悲愤之情。它表达了岳飞对国家命运的愤慨和对民族…

    2024年12月21日
    4220
  • 十三覃的诗有哪些?解析古代韵部中的诗歌创作

    十三覃的诗有哪些?解析古代韵部中的诗歌创作 一、十三覃韵部概述 十三覃是《平水韵》下平声中的第十三个韵部,属于古代诗词创作的重要韵类之一。其特点是以“-am”为韵尾,包含“覃、谈、南、男、庵”等字,多用于表达深沉、悠远的情感。该韵部在唐宋诗词中应用广泛,但因发音变迁,现代普通话中已无此韵尾,需通过古籍和方言还原其音韵特点。 — 二、十三覃的经典诗…

    2025年5月29日
    1020
  • 郑光祖的“语言”为何“清丽芊绵”?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郑光祖戏曲语言“清丽芊绵”风格的专业分析文章。 郑光祖戏曲语言的“清丽芊绵”之美探析 在中国戏曲史上,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郑光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成家。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评价他“锦绣文章满肺腑,笔端写出惊人句”,其作品语言尤为后世所称道,被赞为“清丽芊绵”。这四个字精准地概括了郑光祖戏曲语言的核心特质——既如清泉般明净秀丽,又如藤蔓般缠…

    4天前
    90
  • 唐圭璋先生编纂的《全宋词》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哪些便利?

    好的,以下是关于唐圭璋先生编纂的《全宋词》为后世研究提供便利的专业文章。 唐圭璋与《全宋词》:一座为后世奠基的宋词学术丰碑 引言 在中国词学研究的星空中,唐圭璋先生耗费数十年心血编纂的《全宋词》,无疑是一座最为璀璨、坚实的学术基石。这部巨著的问世,彻底改变了宋词研究此前资料零散、真伪混杂的局面,为后世的学者与爱好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将宋词研究推向了一个系…

    4天前
    40
  • 明月别枝惊鹊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月别枝惊鹊”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描写了多个生动且富有意境的景物,具体包括: 明月:诗中“明月”一词直接点出了明亮的月光,它是整幅画面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夜晚氛围。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栖息的喜鹊,这一动态场景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喜鹊:诗中的“惊鹊”指的是被月光惊飞的喜鹊。喜鹊作为夜晚的生灵,它们的惊…

    2024年9月15日
    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