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诗句,你能想到哪些经典之作?

Random Image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诗人通过描绘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托物言志诗句:

梅花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花》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
  •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墨梅》

竹子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郑燮《竹石》

石灰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石灰吟》

松树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 陈毅《青松》

菊花

  •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郑思肖《寒菊》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黄巢《不第后赋菊》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虞世南《蝉》
  •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 骆宾王《在狱咏蝉》

其他

  •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 李忱《瀑布联句》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墨梅》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袁枚《苔》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些诗句都以物言志,通过描绘自然之物,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志向,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力量。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相关推荐

  • 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哪些诗中得到了深刻体现?

    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许多古诗词中得到了深刻体现,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陆游《示儿》 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描述:这是陆游的绝笔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深深期盼和无奈,即使离世后,仍心系国家的命运。 杜甫《春望》 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描述: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在战乱后的凄凉景象…

    2024年12月9日
    800
  • 秦淮河在哪些诗句中留下了千古绝唱?

    秦淮河在众多诗句中留下了千古绝唱,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泊秦淮》 – 杜牧 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点评: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成为描绘秦淮河最经典的诗句。它描绘了秦淮河畔的夜景与商女的歌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忧虑。 《秦淮感吟》 – 焦孟…

    2024年12月25日
    880
  • 超仙气的诗句,你最喜欢哪一首?

    超仙气的诗句通常给人一种清逸、脱俗、超凡脱俗的感觉,仿佛脱离了尘世的纷扰,进入了仙境般的境地。以下是我最喜欢的几首诗,它们各具仙气,既美丽又富有意境: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苏轼《蝶恋花·春景》 这句诗画面如画,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展开,月光洒在柳树的枝头,夜色柔和,似乎是仙境中的一场约会,极具超凡脱俗的仙气。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2024年12月27日
    870
  • 了解时势的词语有哪些智慧之选?

    了解时势、顺应时势,是智者所为。以下是一些蕴含智慧的词语,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时势: 1. 审时度势 释义: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智慧之处:强调在决策之前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当前的形势和环境,以便作出最符合实际的判断和选择。 2. 因时制宜 释义: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智慧之处:体现了灵活应变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我们…

    2024年10月6日
    1390
  • 元代伟大诗人有哪些?元代诗歌大家的介绍

    元代伟大诗人众多,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各有千秋,为元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以下是一些元代伟大诗人的介绍: 元代伟大诗人及介绍 元好问 简介: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元之际最有成就的诗人。 诗歌风格:风格沉雄,豪放超迈。 代表作品:《秋怀》等。 王冕 简介: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是元代著名的画家、诗人、篆刻家。 诗歌风…

    2024年10月1日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