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出嫁时的经典诗句

Random Image

古代女子出嫁时的经典诗句众多,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女子出嫁时的美丽与哀愁,还寄托了人们对新人的美好祝愿。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古代女子出嫁时的诗句:

  1. 《桃夭》(先秦·佚名)

    • 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简析:此诗以桃花起兴,赞美了新娘的美丽和品德,并祝愿她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2. 《白头吟》(汉·卓文君)

    • 诗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 简析:此句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和愿与心上人白头偕老的愿望,虽然并非直接描写出嫁场景,但常被用作对新人美好爱情的祝愿。
  3. 《留别妻》(汉·苏武)

    • 诗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 简析:此诗表达了苏武与妻子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在新婚之夜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欢愉。
  4. 《长恨歌》(唐·白居易)

    • 诗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简析:此句以比翼鸟和连理枝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新人美好爱情的祝愿。
  5. 《新婚致语》(宋·姚勉)

    • 诗句:“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
    • 简析:此诗描绘了新婚时的喜庆场景,并祝愿新人能够缔结百年的美好姻缘。
  6. 《催妆》(唐·徐安期)

    • 诗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著双眉待画人。”
    • 简析:此诗以催妆为背景,表达了女子出嫁时的羞涩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古代婚礼的细致和讲究。
  7. 《嫁女诗》(唐·嵩岳诸仙)

    • 诗句:“玉为质兮花为颜,蝉为鬓兮云为鬟。”
    • 简析:此诗以玉和花为喻,赞美了新娘的美丽和纯洁,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娘美好未来的祝愿。

这些诗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承载着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期望。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古代女子出嫁时的美丽、哀愁和幸福,让我们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情感世界。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相关推荐

  • 李白的诗有哪些适合现代?古典诗词的当代转化

    李白的诗有哪些适合现代?古典诗词的当代转化 一、李白诗歌的现代适应性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飘逸、想象瑰丽著称,其主题涵盖自然、自由、人生感悟等,这些普世价值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高度契合。以下三类作品尤其适合当代转化:1. 山水诗(如《望庐山瀑布》)——契合现代人对自然的向往;2. 饮酒诗(如《将进酒》)——抒发压力下的宣泄与豁达;3. 羁旅诗(如《静夜思》)——引…

    2025年6月15日
    200
  •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是哪首诗?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诗句出处与赏析 诗句出处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源自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传世名作《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该句出现在第十出《惊梦》中,是柳梦梅对杜丽娘表达爱慕之情的经典台词。 原文段落:>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2025年7月1日
    130
  • 李白有国恨的诗有哪些?在诗仙笔下触摸家国情怀

    李白有国恨的诗有哪些?在诗仙笔下触摸家国情怀 一、李白诗歌中的家国情怀概述 李白作为盛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不仅充满豪放与飘逸,也蕴含着深刻的家国情怀。尽管他以“诗仙”著称,但部分诗歌仍流露出对国家命运、战争苦难的忧思,展现了其作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二、李白具有“国恨”色彩的代表诗作 1. 《战城南》 重点内容:>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

    2025年6月1日
    270
  • 惠特曼诗歌中的自由精神:美国诗史的独特篇章

    惠特曼诗歌中的自由精神:美国诗史的独特篇章 引言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被誉为“美国诗歌之父”,其代表作《草叶集》(*Leaves of Grass*)以自由、民主与个体价值为核心,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本文将通过分析惠特曼诗歌中的自由精神,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其对美国诗史的深远影响。 一、自由精神的哲学基础 惠特曼的自由精神源于超验…

    2025年4月16日
    790
  • 这首诗的好处有哪些?文本细读的审美维度

    文本细读的审美维度:以《静夜思》为例分析诗歌的审美价值 一、诗歌的审美维度概述 诗歌的审美价值可通过语言艺术、意象营造、情感共鸣、结构形式等多维度展开。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作为一种深度分析方法,能够揭示诗歌的隐性美感与思想内涵。 二、《静夜思》的文本细读与审美分析 1. 语言艺术的凝练性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极简的语言构建画面感。&…

    2025年4月29日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