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白首不相离的动人诗句

夫妻白首不相离的动人诗句,自古以来便是文学作品中表达爱情忠贞不渝的经典之作。以下是一些流传千古、动人心弦的诗句:

  1.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 出处:汉·卓文君《白头吟》
    • 诗句直译:希望得到一个一心一意的人,白头到老永不分离。
    • 诗句意义:这句诗以其深情而坚定的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爱情忠贞不渝的经典之作。它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坚贞和愿与心上人白头偕老的愿望。
  2.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
    • 诗句直译:在天上我们愿成为比翼双飞的鸟儿,在地上则愿作为根茎相连的树木。
    • 诗句意义:此句以比翼鸟和连理枝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
  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出处: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 诗句直译:真正的爱恋不在于日夜厮守,而在于长久的心灵相依。
    • 诗句意义:此句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即真正的爱情不在于短暂的相聚,而在于长久的心灵相依。即使夫妻不能时刻相守,只要心中有爱,就能跨越时空的阻隔,实现心灵的永恒相依。
  4.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出处:宋·柳永《凤栖梧》
    • 诗句直译:尽管日渐消瘦,衣带渐宽,但我始终无怨无悔。
    • 诗句意义:此句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即使为了爱情而日渐消瘦、憔悴,也依然无怨无悔。这种对爱情的坚定和执着,正是夫妻白头偕老所必需的品质。
  5.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出处:《诗经·邶风·击鼓》
    • 诗句直译: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 诗句意义:这句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夫妻间生死相依、白头偕老的坚定信念。它强调了夫妻之间在生命中的相互扶持和陪伴,是夫妻情感的最高境界。

这些诗句以其深情而坚定的表达,触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它们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承载着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期望和祝福。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下午9:03
下一篇 2024年12月15日 下午9:05

相关推荐

  • 与参禅相搭配的词语,你了解多少?

    与“参禅”相搭配的词语,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探讨,包括参禅的修行方式、修行环境、修行目的以及与禅宗相关的文化元素等。以下是一些与“参禅”相搭配的词语及其解释: 修行方式 打坐:打坐是参禅时常用的修行方式,通过静坐冥想,专注内心,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观呼吸:观察呼吸是参禅修行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专注于呼吸,使心灵逐渐平静。 参话头:禅宗中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参…

    2024年10月13日
    3360
  • 李白驿站主题诗作:停驻与远行的诗意辩证法

    李白驿站主题诗作:停驻与远行的诗意辩证法 一、驿站作为诗歌意象的双重性 在李白的诗作中,驿站既是地理空间的节点,也是精神世界的隐喻。它既承载着停驻的短暂性,又象征着远行的永恒追求,形成独特的诗意辩证法。例如,《客中作》中“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以驿站宴饮场景开篇,却通过“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消解了羁旅的愁苦,凸显了“暂驻即永恒”的哲学意…

    2025年4月27日
    1310
  • 草满池塘水满陂是哪一首诗?

    草满池塘水满陂是哪一首诗? 诗歌出处与作者 “草满池塘水满陂”出自宋代诗人雷震的七言绝句《村晚》。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乡村傍晚景象,是宋代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内容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重点内容解析 1. 意象运用 – “草满池塘水满陂”:以“满”字突出夏日生…

    2025年7月1日
    670
  • 端午离别诗句有哪些感人肺腑?

    端午离别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寓意,以下是一些感人肺腑的端午离别诗句: 故乡的温暖离我远。独自祭拜泪盈眼。故园风物梦中寻。心事牵绊泪涟涟。离亲迢迢心难宁。思念父母伴端阳。独自祭祀思亲情。故乡思念心如焚。情牵思绪难自持。粽香飘散念相思。(来源:《离愁端午》) 这首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在端午节时远离故乡、思念亲人的深切情感。独自祭拜、泪盈眼眶,梦中寻觅故园风…

    2024年10月3日
    2040
  • 艾青儿童诗经典:《伞》中的童趣教育

    艾青儿童诗经典:《伞》中的童趣教育 一、引言:艾青儿童诗的独特价值 艾青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儿童诗作品以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童趣著称。其中,《伞》作为经典篇目,不仅展现了儿童的纯真世界,更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意义。本文将结合诗歌文本与实际案例,探讨《伞》如何通过童趣传递教育价值。 — 二、《伞》的文本分析与童趣表达 1. 诗歌原文节选 &…

    2025年4月17日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