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冬的古诗词有哪些?

Random Image

关于立冬的古诗词众多,以下列举一些经典的作品:

  1. 《立冬》·李白(唐)

    • 原文: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 简析:诗人以冻笔懒写新诗,寒炉边温着美酒,醉眼朦胧中看到月光下墨花绽放,仿佛整个村子都被白雪覆盖。此诗描绘了立冬时节的寒冷与诗人的闲适生活。
  2. 《立冬日作》·陆游(宋)

    • 原文: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 简析:诗人身处狭小的房间,墙低矮仅及肩。刚过了授衣的月份,又遇到了穿皮裘的天气。他积攒着炭火,称量着布被的绵絮。虽然生活简陋,但诗人却欣然接受,体现了其豁达的心态。
  3.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钱时(宋)

    • 原文: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 简析:诗人描绘了立冬前一日的景象,清霜降临,红叶满阶,园林中的西风已尽,只有菊花依然盛开,不负秋色。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和对秋天的留恋。
  4. 《立冬》·紫金霜(宋)

    • 原文: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 简析:诗人描绘了立冬时节荷塘枯萎、西风渐强的景象,以及黄杨和白桦的不同姿态。门外的冷霜能醒骨,窗边的残照则适合读书。诗人还计划在三九时节吟咏梅雪,并借自家小火炉取暖。
  5. 《立冬夜舟中作》·范成大(宋)

    • 原文: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 简析:诗人在立冬夜乘舟而行,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寒意的增加。他望向山头,看到樵夫的火光;俯视水底,则见到渔灯闪烁。浪影重重,沙痕隐现。诗人想要再观赏峨眉山的景色,只能等到清晨了。
  6. 《立冬》·王稚登(明)

    • 原文: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 简析:诗人描绘了立冬时节秋风吹尽旧叶、黄叶丹枫满地的景象。他在客居中度过这个时节,夜晚只有一点禅灯和半轮明月相伴。诗人感受到今宵的寒意比昨宵更重。
  7. 《立冬日野外行吟》·释文珦(宋)

    • 原文: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 简析:诗人在立冬日野外行吟,不畏路途遥远,尽情欣赏风景。他描绘了天水相接、秋冬交替的景象,以及饮虹消海、宿雁下塘的生动画面。最后,诗人计划乘着月光归去,轻轻敲打松门。

这些古诗词都以立冬为主题,描绘了不同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16日

相关推荐

  • 学《诗》的功用有哪些?探索古代经典对现代人的启示

    学《诗》的功用有哪些?探索古代经典对现代人的启示 一、《诗经》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地位 《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周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内容涵盖政治、伦理、民俗、自然等多个领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素材。 重点内容: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强调《诗经》在先秦时期是贵族教育的基础,也是外交辞令的必修课。 二、学《诗》…

    2025年5月4日
    770
  • 最著名的清朝诗人有哪些代表作?梳理满清文坛的巅峰之作

    最著名的清朝诗人有哪些代表作?梳理满清文坛的巅峰之作 一、清朝诗歌的历史背景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文人诗作在继承唐宋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满族文化与时代特色。康乾盛世时期,文化繁荣,诗坛涌现出众多名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二、清朝最著名的诗人及其代表作 1. 纳兰性德(1655-1685) 重点内容:纳兰性德…

    5天前
    210
  • 张九龄诗作中的盛唐气象:岭南名相的文学成就

    张九龄诗作中的盛唐气象:岭南名相的文学成就 一、引言:盛唐气象与张九龄的文学地位 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巅峰,形成了以雄浑豪放、气象恢弘为特征的“盛唐气象”。张九龄作为开元名相和岭南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作既体现了时代精神,又独具个人风格。他的作品融合了政治家的理性与诗人的感性,成为盛唐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张九龄诗作的盛唐特质 1. 雄浑开阔的意境 张九…

    2025年4月16日
    780
  • 青春年少的唯美诗句,你最喜欢哪一句?

    在青春年少的唯美诗句中,我特别喜欢这一句:“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这句诗出自唐代孟郊的《劝学》,它简洁而深刻地表达了青春的短暂与珍贵,以及我们应该珍惜青春、及早努力的道理。 这句诗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它捕捉到了青春的本质——短暂而充满可能。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它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活力和希望。然而,青春也是转瞬即逝的,它不会永远停留在我们身边。因此…

    2024年12月23日
    1710
  • 关于藤萝的诗有哪些?植物意象中的生命哲学与装饰美学

    关于藤萝的诗有哪些?植物意象中的生命哲学与装饰美学 一、古典诗词中的藤萝意象 藤萝(紫藤)作为中国传统园林植物,常被赋予坚韧、缠绵、生命力的象征意义。以下为经典诗作案例: 1. 李白《紫藤树》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重点内容:诗中通过”挂云木””花蔓”等意…

    2025年5月8日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