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哪些比高低的诗句?

Random Image

以下是一些描绘或比喻高低的诗句:

  1. 毛泽东《沁园春·雪》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诗描绘了北方雪后群山和高原如银蛇舞动、白象奔跑,与天空比高低的壮丽景象。
  2. 李白《望庐山瀑布》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庐山瀑布的高度和气势描绘得极为壮观,仿佛是从极高的天际落下。
  3. 苏轼《题西林壁》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描绘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时所看到的高低起伏、形态各异的景象。
  4.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这句诗并未直接描绘高低,但通过“更上一层楼”表达了想要看得更远就需要站得更高的意境。
  5. 杜甫《登高》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虽然这句诗主要描绘的是秋日的萧瑟景象和长江的壮阔,但“无边”和“不尽”等词汇也隐含了高低、远近的广阔视野。
  6.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句诗中的“玉壶光转”可以想象为光芒在高空中转动的景象,间接表达了高低之感。
  7. 其他诗句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这句诗虽然主要描绘的是行路的曲折和突然发现的村庄景象,但“山重水复”也隐含了高低起伏的地势变化。
    •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杨慎《临江仙》)这句诗直接通过比喻描绘了高低不平的田野景象。

这些诗句通过不同的手法和角度描绘了高低之景或表达了与高低相关的意境和情感。无论是直接描绘还是间接隐含,都展现了诗人们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相关推荐

  • 关于燕子的最出名诗句,你知道几首?

    关于燕子的最出名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广为人知、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出处:唐·杜甫《绝句二首》 诗句描绘了春天燕子飞舞、鸳鸯静睡的和谐画面,富有生机和情趣。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处:唐·刘禹锡《乌衣巷》 诗句通过燕子的变迁,反映了世事沧桑和富贵无常的主题。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出处:唐·白居易《…

    2024年12月15日
    660
  • 刘永的诗词有哪些独特的特点?

    刘永,即柳永,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被誉为“千古柳永”和“婉约词宗”。他的诗词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特点: 1. 题材丰富,贴近市民生活 柳永的词题材广泛,既有咏史抒怀、山水田园之作,也有大量描写市井风情、行旅愁思的作品。他善于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关注她们的情感和生活。 他的作品多写俗事,接近市民阶层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2. 语言平易近…

    2024年12月4日
    1270
  • “香清”的词语有哪些?

    “香清”这一组合,虽然不如一些常见的成语或词语那样固定,但在中文表达中仍能找到一些与之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它们通常用来形容香气清淡而宜人。以下是一些包含“香清”或类似意境的词语和成语: 词语 清香:直接表达了清淡的香味,是“香清”意境的直接体现。它常用来形容花香、茶香等自然香气,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觉。 清馨:书面语中常用,意为清香。它也强调了香气的清淡与…

    2024年11月5日
    2230
  • 论迹不论心,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论迹不论心”这一观点,源自清代文人王永彬所著的《围炉夜话》,原文为“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这句话在评价他人时,主张更注重行为表现而非内心想法,强调实际行动的重要性。以下是对这一观点的具体分析: 一、核心观点 “论迹不论心”意味着在评价一个人时,应以其外在行为作为判断标准,而不是过分关注其内心的想法或动机。这里的“迹”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表…

    2025年1月1日
    1090
  • 明月别枝惊鹊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月别枝惊鹊”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描写了多个生动且富有意境的景物,具体包括: 明月:诗中“明月”一词直接点出了明亮的月光,它是整幅画面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夜晚氛围。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栖息的喜鹊,这一动态场景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喜鹊:诗中的“惊鹊”指的是被月光惊飞的喜鹊。喜鹊作为夜晚的生灵,它们的惊…

    2024年9月15日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