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家的诗句和诗词中,哪些充满了温馨与思念?

在描绘家的诗句和诗词中,有许多充满了温馨与思念。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充满温馨与思念的诗句

作者 诗句 朝代 诗名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游子吟》
白居易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望驿台》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杂诗三首·其二》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过故人庄》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
王建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纳兰性德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山一程》
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岁暮到家》
白居易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贺知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温馨与思念的解读

  1. 温馨的家庭画面

    • 孟郊的《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描绘了母亲为游子缝制衣服的温馨场景,充满了母爱的温暖。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则展现了朋友间邀请做客、共享家常美食的温馨情谊。
  2. 对家的深深思念

    • 白居易的《望驿台》中,“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思念,无论身处何方,心中总是牵挂着远方的家。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则以月色为引,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成为了千古传诵的思乡名句,简短而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3. 家书的珍贵

    • 杜甫的《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乱背景下凸显了家书的珍贵和诗人对家的渴望。

这些诗句和诗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家的温馨与对家的深深思念,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下午9:17
下一篇 2024年12月20日 下午9:18

相关推荐

  • 风景旧曾谙是哪首诗?

    风景旧曾谙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风景旧曾谙”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其一》。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时所作,回忆江南美景,表达对江南的深切怀念。 原诗全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 诗句解析与重点内容 – “风景旧曾谙”:意为江南的景色自己曾经非…

    2025年6月27日
    700
  • 白居易遗爱寺诗中,描绘了哪些迷人景物?

    白居易的《遗爱寺》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绘了遗爱寺周围迷人的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具体来说,诗中描绘了以下几处迷人景物: 溪石:诗中首句“弄石临溪坐”描绘了诗人在小溪边玩赏那些奇形怪状的溪石的情景。这里的“弄石”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溪石的喜爱,也衬托出了清澈见底、潺潺流淌的溪水。溪石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其奇特的形态和质感给诗人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

    2024年10月19日
    4060
  • 其他现代诗有哪些特点?当代诗歌的多元面向

    其他现代诗有哪些特点?当代诗歌的多元面向 一、现代诗的核心特点 现代诗区别于传统诗歌,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 自由的形式:打破格律限制,强调内在节奏(如艾略特《荒原》的碎片化结构)。2. 主观表达:注重个体经验与情感,如西尔维娅·普拉斯在《爹爹》中对创伤的直白书写。3. 意象的革新:运用非传统意象(如北岛《回答》中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二、当代诗歌…

    2025年6月15日
    730
  • 小学语文童话诗有哪些?童趣与诗意的启蒙教育素材

    小学语文童话诗有哪些?童趣与诗意的启蒙教育素材 童话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形式,将童话的想象力与诗歌的韵律美结合,适合小学阶段的语文启蒙教育。以下是关于童话诗的分类、特点及实际案例的详细介绍。 一、童话诗的特点与教育价值 1. 语言简洁明快:符合儿童认知水平,如金波的《小树谣》。2. 想象丰富奇特:通过拟人、夸张等手法激发创造力,如顾城的《毛虫和蛾子》。3. 韵…

    2025年6月13日
    890
  • 梦见女儿小时候可爱,是亲情牵挂还是心理慰藉?

    梦见女儿小时候可爱,是亲情牵挂还是心理慰藉? 1. 梦境与情感的深层联系 梦境常被视为潜意识的窗口,尤其是关于至亲的梦境,往往承载着复杂的情感需求。梦见女儿小时候可爱的模样,可能反映两种核心心理状态:– 亲情牵挂:对子女成长独立的潜在焦虑,通过回忆幼年时光获得情感补偿;– 心理慰藉:面对现实压力时,大脑通过美好记忆调节情绪,提供安全感…

    2025年5月20日
    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