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江”或“长江”的诗句,哪些最经典?

Random Image

含有“江”或“长江”的诗句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极为丰富,以下是一些最为经典的诗句:

含有“江”的诗句

  1. 李白《渡荆门送别》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 李白《望天门山》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 杜甫《登高》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孟浩然《宿建德江》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 白居易《暮江吟》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 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7.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8. 王湾《次北固山下》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9. 范仲淹《江上渔者》
    •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10. 柳宗元《江雪》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含有“长江”的诗句

  1. 杜甫《登高》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4.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5. 杜甫《登高》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7. 王勃《山中》
    •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8.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9. 张籍《春别曲》
    •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这些诗句或以江景抒发情怀,或以长江象征历史长河,展现了诗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相关推荐

  • 关于植物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草木情缘

    关于植物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草木情缘 一、植物在诗词中的文化象征 植物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仅是自然意象,更是情感与哲思的载体。古人常借草木抒怀,如梅兰竹菊象征高洁,杨柳寄托离愁,梧桐隐喻孤寂。这种“草木比德”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 二、经典植物诗词案例 1. 梅花:凌寒独放的君子品格 –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2025年4月10日
    900
  • 送别诗代表作有哪些?长亭古道边的经典咏叹

    送别诗代表作有哪些?长亭古道边的经典咏叹 一、送别诗的文化背景与艺术特征 送别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源于先秦《诗经》的离别母题,至唐代达到艺术巅峰。其核心特征包括:1. 意象体系化:长亭、古道、杨柳、酒盏等成为固定符号2. 情感多元化: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戚,也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3. 时空交…

    2025年4月25日
    790
  • 傲雪凌霜出自哪首诗?

    傲雪凌霜的出处及文化内涵 一、成语”傲雪凌霜”的原始出处 “傲雪凌霜”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梅花》诗。全诗如下: >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傲雪凌霜特地繁。” 在这首诗中,杨万里通过”傲雪凌霜”四个字,生动描…

    2025年6月28日
    200
  • 描写四季的诗有哪些?四季更迭中的诗意变迁

    描写四季的诗有哪些?四季更迭中的诗意变迁 一、四季诗的文化内涵 四季更迭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中国古代诗歌通过四季意象,展现生命轮回、时光流逝的哲思,形成独特的审美体系。 重点内容:– 春象征新生与希望,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夏多表现热烈或苦闷,如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2025年4月13日
    810
  • 诗尾押“琴”字的作品:聆听文字末端的余韵

    聆听文字末端的余韵:诗尾押”琴”字的艺术探索 一、押韵的审美价值与”琴”字的特殊性 押韵是汉语诗歌的核心特征之一,通过韵脚的重复形成听觉闭环。而”琴”作为闭口音(-in韵),自带悠远、清雅的意境,常与文人雅趣、孤高情怀相关联。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822…

    2025年4月27日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