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到极致的诗句,哪些能让你泪目?

Random Image

悲到极致的诗句,往往能够触及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发深刻的共鸣和无尽的哀伤。以下是一些能让我泪目的、悲到极致的诗句:

  1.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 出自唐代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这句诗以天上的参星和商星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离别的无奈和难以相见的悲哀,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2.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这句词以叠词的方式,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无尽的哀愁,仿佛能听到她心中那无尽的叹息。
  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忘怀的悲痛,即使过了十年,依然无法释怀。
  4.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梦微之》。这句诗以生死相隔的残酷现实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无尽哀思和自身孤独苍老的悲凉。
  5.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句词描绘了词人与亡妻在梦中相见却无言以对的悲痛场景,只有泪水不停地流淌。
  6.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出自宋代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这句词以寒蝉的凄切叫声、长亭的晚景和骤雨初歇的寂静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氛围。
  7.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 出自唐代高蟾的《金陵晚望》。这句诗表达了画家即使技艺再高超,也无法画出内心的伤心和悲痛,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深沉和无法言说的痛苦。
  8.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这句诗以沧海和巫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再找到替代的悲痛。

这些诗句以其深刻的情感、生动的描绘和独特的意境,让人在阅读时不禁泪目。它们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悲痛和哀伤,也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残酷和情感的深沉。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下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相关推荐

  • 张继有名的诗有哪些?《枫桥夜泊》之外的冷门佳作解读

    张继有名的诗有哪些?《枫桥夜泊》之外的冷门佳作解读 一、张继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张继(约715-779年),唐代诗人,字懿孙,湖北襄州(今襄阳)人。其诗以清丽自然、意境深远著称,虽存世作品不多,但凭借《枫桥夜泊》名垂千古。然而,张继的其他诗作同样值得关注,它们展现了诗人对羁旅愁思、山水田园的独特感悟。 二、张继的冷门佳作解析 1. 《阊门即事》 重点内容:此诗…

    2025年5月28日
    450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哪首诗?

    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名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解析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创作于重阳节期间,表达了对远行丈夫赵明诚的深切思念。全词通过环境烘托与意象对比,展现了婉约词派的典型艺术特色。 原词全文: >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

    6天前
    190
  • 范成大有哪些写过的诗

    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数量众多,题材广泛,涉及田园生活、自然风光、人生哲理等多个方面。以下列举几首范成大具有代表性的诗作: 田园生活诗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这是范成大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这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宋时期江南农村的四季景色和农民的劳动生活,如“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

    2024年9月22日
    1790
  • 孟浩然的诗有哪些好听?孟襄阳诗词的音韵之美

    孟浩然的诗有哪些好听?孟襄阳诗词的音韵之美 一、孟浩然诗歌的总体风格 孟浩然(689—740),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世称“孟襄阳”。其诗以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著称,尤擅五言诗,语言质朴却饱含音韵之美。苏轼曾评:“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点明其诗在音律上的卓越成就。 二、孟浩然的经典诗作与音韵分析 1. 《春晓》——平仄和谐,朗朗上口 **春眠不觉晓,处处…

    2025年4月11日
    610
  • 这首诗的韵脚有哪些?诗词格律入门必备知识

    诗词格律入门必备知识:如何分析一首诗的韵脚? # 什么是韵脚? 韵脚是指诗歌中句末押韵的字,它是诗词格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韵脚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首诗的押韵规律和音乐美。 # 韵脚的基本类型 1. 平声韵:韵脚字为平声(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声)2. 仄声韵:韵脚字为仄声(现代汉语中的第三、四声及入声)3. 换韵:诗中变换使用不同的韵部 重点内容:在分析古…

    2025年5月8日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