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舞姿更美的诗句,你听过哪些?

“人美舞姿更美”这一表述,蕴含了对美的双重赞美,既是对人外在美貌的认可,更是对其舞蹈时动态之美的颂扬。以下是一些描绘人美舞姿更美的经典诗句:

  1. “遏云歌响清,回雪舞腰轻。”
    •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歌舞》。这句诗以“遏云”形容歌声之高亢,以“回雪”比喻舞姿之轻盈,生动地展现了舞者歌声与舞姿的双重美感。
  2.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中的佳人舞动着轻盈的绿腰舞,其曼妙的身姿与优美的舞姿令人为之倾倒。
  3. “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
    • 出自唐代李太玄的《玉女舞霓裳》。此句不仅描绘了舞者随风起舞的轻盈之势,还以磬音之幽韵比喻歌声之美,视听双享,令人陶醉。
  4.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 出自唐代岑参的《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诗中的美人舞动如莲花般绚烂,其舞姿之美世间难得一见,令人叹为观止。
  5. “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舞者舞后裙带双垂的娴静之态以及酒入香腮后的娇艳之色,人美舞亦美。
  6. “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
    • 出自南北朝王暕的《咏舞诗》。这句诗以“从风回绮袖”形容舞者袖子的轻盈飘逸,“映日转花钿”则描绘了舞者头饰在阳光下闪耀的美丽景象,整体画面生动而富有美感。
  7.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 出自唐代李群玉的《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这句诗以兰苕之翠、游龙之婉来比喻舞者的身姿与舞姿,形象地展现了其曼妙与灵动。
  8.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 出自唐代虞世南的《咏舞》。这句诗以“繁弦奏渌水”形容音乐之美妙,“长袖转回鸾”则描绘了舞者长袖飞舞如鸾凤回翔的壮观景象,整体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这些诗句都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舞者动人的美貌与曼妙的舞姿,让人在阅读时仿佛能亲眼目睹那美妙的舞蹈场景,感受到那份独特的美感与韵味。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8:02
下一篇 2024年12月23日 下午8:03

相关推荐

  • 李清照有哪些经典词诗?穿越千年的婉约词风经典必读!

    李清照有哪些经典词诗?穿越千年的婉约词风经典必读! 一、李清照的词坛地位与艺术特色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词派代表人物,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词作以语言清丽、情感细腻著称,前期多写闺阁闲情,后期因国破家亡转向深沉哀婉,开创了”易安体”的独特风格。 艺术特色:– 白描…

    2025年5月18日
    1590
  • 有哪些称赞建筑的诗?楼台亭阁的诗意栖居

    楼台亭阁的诗意栖居: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建筑美学 一、建筑与诗词的千年对话 中国古典建筑不仅是实用空间,更是文化符号和艺术载体。历代文人以诗词赞颂楼台亭阁,赋予其超越物理形态的精神意蕴。从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到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建筑成为人与自然、历史对话的媒介。 二、经典诗词中的建筑意象 1. 楼阁:登高望远的时空之境 – 案例:黄鹤楼 …

    2025年4月29日
    1470
  •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是如何点评宋代词人的?

    好的,遵照您的要求,以下是一篇关于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点评宋代词人的专业文章。 钱钟书《谈艺录》中的宋代词人点评刍议 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作为一部融贯中西、博通古今的诗话著作,虽非词学专著,但其间对宋代词人的点评散见各处,如吉光片羽,精见迭出。钱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不囿于成说,常能发前人所未发,为理解宋词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视角。 一、核心…

    2025年11月2日
    240
  • 关于花语的词,你知道多少?来领略花语的浪漫与诗意

    花语,即花朵所蕴含的语言,是人们对花卉赋予的一种情感与象征意义的表达。每一种花都有其独特的花语,这些花语往往蕴含着浪漫、诗意与美好的祝福。以下是一些常见花卉的花语及其所代表的浪漫与诗意: 玫瑰 红玫瑰:热恋、希望与你泛起激情的爱。它是爱情的经典象征,代表着浓烈的情感与深深的眷恋。 白玫瑰:纯洁、高贵、天真和纯纯的爱。它传达出一种纯净无瑕、不染尘埃的爱情。 粉…

    2024年10月19日
    2530
  • 宋词中的渔父形象通常代表了何种人生理想?

    宋词中的渔父形象与人生理想探析 一、渔父形象的历史渊源与时代背景 宋代文人笔下的渔父形象,承袭了先秦道家”隐逸思想”的精神脉络。在《庄子·渔父》和《楚辞·渔父》中,渔父已作为超脱世俗的智者出现。至宋代,这一形象在士大夫笔下进一步丰富发展,成为文人精神世界的投影。这与宋代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思想背景密切相关,文人通过在渔…

    2025年10月29日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