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诗中有何深情厚意?

Random Image

杜甫的《月夜》是一首深情厚意的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的秋天,正值安史之乱初期。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后,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途中不幸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在长安被禁期间,杜甫望月思家,心中充满了对妻儿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于是写下了这首《月夜》。

诗中的深情厚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妻子的深切思念

  • 首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身处长安,却想象妻子在鄜州(今陕西省富县)独自赏月的情景。一个“独”字,透露出妻子因丈夫不在身边的孤独与寂寞,也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

  • 颈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诗人进一步想象妻子在月下久立,夜雾沾湿了她的云鬟(高耸的环形发髻),清冷的月光使她的玉臂生寒。这两句诗细腻地描绘了妻子月下孤独而美丽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怜惜和疼爱。

2. 对儿女的疼爱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 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人想到家中的小儿女,他们尚且年幼,无法理解母亲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的心情。这里的“未解”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也透露出他对儿女的疼爱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

  • 尾联:“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期盼着有朝一日能与妻子团聚,共同倚靠在透明的帷幔旁,让月光照亮彼此的脸庞,擦干泪痕。这既是对未来团聚的殷切期望,也反衬出当前离别之苦的深重。

3. 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月夜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安史之乱期间人民流离失所、亲人分离的悲惨现实。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向往,也隐含在对妻子儿女的深切思念之中。

总结

《月夜》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诗歌。杜甫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远方的家人身上,展现了深沉的夫妻之情、父子之爱和家国情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也反映了安史之乱期间人民的苦难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31日
下一篇 2025年1月1日

相关推荐

  • 夏日听雨的诗句如何让人心静?

    夏日听雨的诗句之所以能让人心静,是因为它们通过描绘雨声、雨景,以及雨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凉、超脱的氛围,从而引导人们的心灵走向平静。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分析: 一、雨声的描绘带来宁静 诗句中常常用细腻的语言描绘雨声,如“滴滴答答”、“淅淅沥沥”、“雨声滴碎荷声”等,这些声音在诗人的笔下变得柔和而富有节奏感。听雨声,仿佛能听到大自然最纯粹的声音…

    2024年12月31日
    1370
  • 岸芷汀兰出自哪首诗?

    岸芷汀兰出自哪首诗? “岸芷汀兰”的出处 “岸芷汀兰”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原文为:“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句话描绘了岳阳楼周边芳草茂盛、兰花芬芳的自然美景,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与美好的环境。 《岳阳楼记》的背景与意义 1. 创作背景: – 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邀,为重修岳阳楼作记。 – 文章通过描绘洞庭湖的景色,抒发了“…

    16小时前
    20
  • 九天开出一成都是哪首诗?

    九天开出一成都是哪首诗? 1. 诗歌背景与作者 “九天开出一成都” 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是李白在唐玄宗西巡成都(当时称为“南京”)时所作,以豪放的笔触赞美成都的繁华与壮丽。 重点内容:– 作者:李白(唐代“诗仙”)– 创作背景: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避乱入蜀,成都短暂成为唐朝的“南京”。&#821…

    16小时前
    30
  • 我国思乡的诗有哪些?从“举头望明月”到新诗:乡愁的多元表达

    从“举头望明月”到新诗:乡愁的多元表达——中国思乡诗的发展与案例 一、古典诗歌中的思乡主题 中国古典诗歌中,思乡是永恒的主题之一,诗人常通过自然意象、节日场景或羁旅经历表达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1. 唐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是流传最广的思乡诗之一。诗人通过明月意象的普世性,将个人情感升华为人类共通的乡愁。 2. 宋代…

    2025年5月28日
    350
  • 新年作中,有何新春祝福?

    在《新年作》这首诗中,作者刘长卿通过描绘新春时节的景象和自身的情感,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期盼。尽管原诗并未直接列出具体的新春祝福,但我们可以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中提炼出对新春的祝福之意。以下是对《新年作》中隐含的新春祝福的归纳: 对新年新气象的期盼: 诗中提到“乡心新岁切”,表达了作者在新春之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暗含了对新年新气象的期盼。新年是万物复…

    2025年1月2日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