骖怎么读?什么意思?全面解析!

骖怎么读?什么意思?全面解析!

一、骖的读音

的拼音是 cān,声调为第一声。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经常出现。它的发音与“参”、“餐”等字相似,但意义完全不同。

二、骖的基本含义

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古代马车的辅助马:在古代,马车通常由多匹马拉动,其中位于两侧的马被称为“骖”。主马称为“服”,而两侧的辅助马则称为“骖”。例如,《诗经·小雅·车舝》中有“四骖翼翼,载骤载驱”的句子,描述了四匹骖马整齐划一地拉车的情景。

2. 泛指马匹:在某些文献中,“骖”也可以泛指马匹,尤其是用于拉车的马。例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有“骖乘”一词,意为“骑马随行”。

3. 动词,驾驭马匹:在某些语境中,“骖”还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驾驭马匹。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有“骖乘”一词,意为“驾驭马车”。

三、骖的实际案例

1. 古代文献中的骖

在《诗经·小雅·车舝》中,有这样一句:“四骖翼翼,载骤载驱。”这里的“四骖”指的是四匹辅助马,形容马车行进时的整齐和迅速。这句诗描绘了古代贵族出行时的盛况,展现了骖马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2. 骖在现代文化中的体现

虽然“骖”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但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到骖马的身影。例如,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秦始皇出巡时的马车就是由多匹骖马拉动的,展现了古代帝王的威严和气势。

四、骖的文化意义

不仅仅是一个古代交通工具的组成部分,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骖马的数量和品质往往象征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例如,天子出行时通常使用六匹骖马,而诸侯则使用四匹骖马。这种等级制度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礼仪规范。

此外,骖马在古代诗词中也常常被用来象征忠诚和奉献。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兵车行》中写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这里的“马萧萧”可以理解为骖马的嘶鸣声,象征着士兵们奔赴战场的决心和勇气。

五、总结

作为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再常用,但它在古代文献和诗词中却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了解“骖”的读音、含义以及实际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全面地认识“骖”这个字,并激发大家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重点内容:骖的拼音是 cān,主要含义是古代马车的辅助马,象征着身份和地位,并在古代诗词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0)
上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午8:32
下一篇 2025年3月16日 下午8:32

相关推荐

  • dion怎么读?人名Dion的英语发音!

    人名Dion的英语发音解析 1. Dion的基本发音 Dion 是一个常见的英文名字,其发音在英语中相对简单。标准的英语发音为 /ˈdaɪ.ɒn/ 或 /ˈdaɪ.ən/。具体来说: – D 发音为 /d/,类似于中文的“德”。– i 发音为 /aɪ/,类似于中文的“爱”。– o 发音为 /ɒ/ 或 /ə/,类似于中文的“…

    2025年3月9日
    2200
  • Tencel怎么读?面料名称发音全攻略!

    Tencel怎么读?面料名称发音全攻略! 在时尚和纺织行业中,面料名称的发音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尤其是像Tencel这样的专业术语。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Tencel的正确发音,并提供一些实际案例,帮助您更好地掌握面料名称的发音技巧。 1. Tencel的正确发音 Tencel的发音为 /ˈtɛnsəl/,其中:– Ten 发音类似于英文单词 &#82…

    2025年3月19日
    1690
  • 毂怎么读什么意思?车轮中心部分的发音及解释!

    毂怎么读什么意思?车轮中心部分的发音及解释! 一、毂的发音 毂的拼音是 gǔ,声调为第三声。它是一个单音节汉字,发音时需要注意声调的准确性。 二、毂的基本含义 毂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车轮的中心部分:这是毂最常见的含义,指的是车轮的中心部分,通常用于安装轴承或连接车轴。2. 泛指圆形物体的中心部分:在某些情况下,毂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圆形物体的中…

    2025年3月9日
    1830
  • 五谷是哪五谷怎么读拼音?农作物名称发音指南!

    五谷是哪五谷怎么读拼音?农作物名称发音指南! 一、五谷的起源与定义 五谷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粮食作物的统称,其具体所指因时代和地域差异略有不同。根据《周礼》和《孟子》的记载,最常见的五谷包括:1. 稻(dào)2. 黍(shǔ)3. 稷(jì)4. 麦(mài)5. 菽(shū) 重点内容:现代语境中,“五谷”也常泛指所有粮食作物,但传统分类更强调文化意义。 &…

    2025年3月29日
    1320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哪家的教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哪家的教诲? 引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句广为流传的道德准则,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这句话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认可。本文将探讨这句话的起源、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起源与内涵 儒家思想的体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卫灵公》,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孔子在教导弟子时,…

    2025年3月23日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