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这个词最早出自哪里?

小康这个词最早出自哪里?

一、“小康”的词源考据

“小康”一词最早可追溯至中国先秦典籍《诗经·大雅·民劳》,其中记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此处的“小康”意为“稍得安宁”,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朴素愿望。
此后,《礼记·礼运》进一步系统化阐述了“小康”概念,将其与“大同”社会并列,描述为“天下为家,各亲其亲”的次理想社会形态,强调礼制秩序下的相对富足状态。

二、历史语境中的“小康”内涵

1. 先秦时期:以《礼记》为代表,“小康”是介于“乱世”与“大同”之间的阶段性社会目标,核心为“礼治”。
2. 唐宋以降:文人常用“小康”形容经济复苏或局部繁荣,如《新唐书》记载贞观之治后“百姓安乐,号称小康”。
3. 近代转型: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出“小康富强”,赋予其现代化内涵,成为民族复兴的阶段性标志。

三、现代中国的“小康”实践案例

案例1: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

1979年,邓小平首次将“小康”作为经济发展目标,提出到20世纪末实现“人均GDP800美元”的量化标准。这一理念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政策制定,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1980年代)
乡镇企业崛起(如江苏华西村1988年成为首个“亿元村”)

案例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指标包括:
脱贫攻坚:全国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数据)
基础设施覆盖:实现“村村通公路”“户户通电”
教育医疗改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

四、国际视野下的“小康”概念对比

| 概念 | 中国“小康” | 西方“中产社会” |
|————-|————————–|————————-|
| 核心指标 | 物质精神双重富裕 | 以收入、消费水平为主 |
| 典型代表 | 浙江“千万工程”美丽乡村 | 美国郊区中产阶级社区 |

五、结语

从《诗经》的民生诉求到现代国家战略,“小康”一词承载了中国文化中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其内涵演变既体现传统文化韧性,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哲学。当前,“共同富裕”目标的提出,正是“小康”理念在新时代的升华。

重点提示:理解“小康”需把握其双重性——既是传统文化符号,也是动态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概念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午8:06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午8:06

相关推荐

  • 殳作为姓怎么读?罕见姓氏发音详解!

    殳作为姓怎么读?罕见姓氏发音详解 1. 殳姓的发音 殳作为姓氏时,读音为 shū(音同“书”)。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姓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因此很多人对其发音感到陌生。 2. 殳姓的起源 殳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姓氏考略》记载,殳姓源于姬姓,是周文王的后代。殳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儿子殳季,因其封地在殳(今陕西省境内),后人以封地为姓,遂称殳氏。 3…

    2025年3月9日
    2650
  • 罔怎么读音?这个字有什么含义?

    罔的读音与含义解析 # 一、罔的读音 “罔”的普通话拼音为wǎng,属于第三声(上声)。该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注音明确标注为”wǎng”,与”网”、”往”等字同音。 常见误读情况:– 误读为第一声wāng(如”汪”)&#82…

    2025年4月3日
    3560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哪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溯源与当代启示 一、出处溯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该文创作于庆历六年(1046年),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邀为重修岳阳楼所作的记文。 原文语境(节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

    2025年3月26日
    1680
  • 氨糖怎么读?这个词汇怎么发音?

    氨糖怎么读?这个词汇怎么发音? 一、氨糖的正确发音 氨糖的拼音为 ān táng,其中:– “氨” 读作 ān(第一声),与“安”同音。– “糖” 读作 táng(第二声),与“唐”同音。 发音示例 – 完整读音:ān táng(类似“安 唐”连读)。– 常见错误:有人误读为 àn táng(“氨”读成第四声)…

    2025年4月5日
    1890
  • 鹖冠子怎么读?古书名发音教学!

    鹖冠子怎么读?古书名发音教学! 一、“鹖冠子”的正确读音 “鹖冠子”的拼音为:Hé guān zǐ– “鹖”:读作“Hé”(第二声),是一种古代鸟类名称,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 “冠”:此处读“guān”(第一声),指帽子,而非“guàn”(第四声,动词“冠名”之意)。– “子”:读作“zǐ”(第三声),是古代对学者或著作…

    2025年4月2日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