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中有哪些经典成语?你能列出几个吗?

Random Image

《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成语研究

# 一、引言

《世说新语》作为南朝刘义庆编纂的志人小说集,不仅记录了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的言行轶事,更贡献了大量流传千古的成语。这些成语或凝练人物风骨,或概括历史典故,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本文将系统梳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语及其典故。

# 二、经典成语及案例解析

## 1. 望梅止渴

出处:《假谲》篇曹操行军故事
典故:曹操率军至缺水之地,谎称”前有梅林,甘酸可解渴”,士兵闻之生津,坚持行军。
现代意义: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常见于心理学和激励管理领域。

## 2. 管宁割席

出处:《德行》篇管宁与华歆故事
典故:管宁因华歆贪慕富贵,当即割裂共坐之席曰:”子非吾友也。”
文化影响:成为绝交典故的代称,2022年某高校学术不端事件报道中曾引用此典。

## 3. 渐入佳境

出处:《排调》篇顾恺之食甘蔗
原句:”渐至佳境”(从梢至根越吃越甜)
应用案例:常用于描述学习曲线或项目进展,如”新能源汽车市场渐入佳境”(《经济日报》2023)

## 4. 咄咄怪事

出处:《黜免》篇殷浩被贬故事
典故:殷浩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表达对不公待遇的愤懑。
语言演变:现代多用于讽刺荒诞现象,如某地”指鼠为鸭”事件被网民称为”当代咄咄怪事”。

# 三、其他重要成语一览表

| 成语 | 出处篇章 | 核心含义 |
|————-|————|————————|
| 东床坦腹 |《雅量》 | 不拘礼法的名士风度 |
| 拾人牙慧 |《文学》 | 抄袭他人言论 |
| 标新立异 |《文学》 | 创立新说与众不同 |
| 难兄难弟 |《德行》 | 兄弟才德相当 |
| 一览无余 |《言语》 | 视野开阔毫无遗漏 |

# 四、语言价值分析

这些成语集中体现了魏晋时期“人的觉醒”特征:
1. 行为范式:如”东床坦腹”展现的名士风度
2. 价值评判:如”管宁割席”的道德标准
3. 认知方式:如”一览无余”的思维特征

据北京大学语料库统计,《世说新语》贡献的83个现行成语中,72%仍保持原始语义,彰显其强大的语言生命力。

> 研究启示:这些成语不仅是语言化石,更是理解中国士人精神的重要密码。2021年出土的南昌海昏侯简牍中发现的”难兄难弟”早期用例,为成语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物证。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 reaction怎么读?英语名词发音全掌握!

    Reaction怎么读?英语名词发音全掌握! 在英语学习中,掌握名词的正确发音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reaction的发音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1. Reaction的发音 Reaction的发音为 /riˈækʃn/。具体来说: – re:发音为 /ri/,类似于“瑞”的发音。– ac:发音为 /æk…

    2025年3月13日
    1120
  • 奉承阿谀怎么读?成语发音与人性弱点分析

    奉承阿谀怎么读?成语发音与人性弱点分析 一、成语“奉承阿谀”的发音与释义 “奉承阿谀”的拼音为 fèng chéng ē yú,其中“奉承”意为讨好、迎合,“阿谀”则指谄媚、巴结。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讨好他人而刻意迎合、谄媚的行为。 二、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奉承阿谀这一成语揭示了人性中的一种普遍弱点:对权力和利益的追逐。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为了获得某…

    2025年3月19日
    1720
  • “田穰苴”到底该怎么读?

    田穰苴的正确读音探究 一、人名读音的重要性 在历史研究和文献阅读中,正确读音不仅关系到学术交流的准确性,更体现对历史人物的尊重。田穰苴作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其名字的准确读音长期存在争议。 二、字形分析与读音考证 1. “穰”字解析 – 现代汉语拼音:ráng(阳平)– 重点内容:该字在《说文解字》中记载为…

    2025年4月10日
    1330
  • 灰姑娘的故事出自哪本书?你知道吗?

    灰姑娘的故事出自哪本书?你知道吗? 1. 灰姑娘的起源与版本 灰姑娘(Cinderella)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童话故事,但其起源并非单一。最著名的版本出自法国作家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于1697年出版的《鹅妈妈的故事》(Histoires ou contes du temps passé),以及德国格林兄弟(Jacob and Wilh…

    2025年3月26日
    1280
  • 看啊怎么读?感叹词发音规则

    感叹词“看啊”的发音规则及实际案例分析 一、感叹词“看啊”的基本发音 “看啊”作为感叹词,常用于表达惊讶、提醒或感叹,其发音需结合语境和情感色彩。– “看”:读作“kàn”,第四声,强调动作或指向性。– “啊”:作为语气助词,发音受前字韵尾影响,此处读作“na”(轻声),因“看”的韵尾为“-n”,与“啊”连读时发生音变。 重点内容:实…

    2025年4月5日
    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