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歌怎么读?这个词语的发音你掌握了吗?

骊歌怎么读?这个词语的发音你掌握了吗?

一、骊歌的正确发音

骊歌的拼音为:lí gē
骊(lí):第二声,发音类似“离”,注意与“丽(lì)”“梨(lí)”区分。
歌(gē):第一声,与常用字“歌唱”的“歌”发音一致。

常见错误
1. 误读为“lì gē”(将“骊”读成第四声)。
2. 误读为“lí guō”(“歌”的韵母发音错误)。

二、词语释义与背景

骊歌离别时唱的歌,源自古代“骊驹”典故(《诗经·小雅》中记载的送别诗)。现代多用于形容毕业、分别时的歌曲,如:
>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合唱《友谊地久天长》,这首骊歌让许多人泪目。”

三、实际案例:发音纠正与运用

案例1:影视剧中的发音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学生毕业时提到“骊歌”,演员发音为lí gē,符合规范。

案例2:常见误读场景

某中学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朗读诗句“骊歌一曲送君行”,部分学生读成“lì gē”,经纠正后统一为lí gē

四、如何巩固记忆?

1. 联想记忆法
– “骊”与“离”同音,联想“离别时唱的骊歌”。
2. 多语境练习
– 造句:“听到这首骊歌,我想起了毕业那天。”

五、总结

掌握骊歌(lí gē)的正确发音,需注意声调与韵母。通过实际案例和联想记忆,可避免常见误读,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小测试:你能用“骊歌”造一个句子吗?试试看!

(0)
上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午12:10
下一篇 2025年3月29日 下午12:10

相关推荐

  • 在水一方是诗经中的哪一篇佳作?

    《在水一方》是《诗经》中的哪一篇佳作? 引言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作品,共305篇。其中,《在水一方》是《诗经》中的一篇佳作,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深受读者喜爱。 《在水一方》的出处 《在水一方》出自《诗经·秦风·蒹葭》。《蒹葭》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篇章之一,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

    2025年3月23日
    930
  • 氐族苻氏怎么读?古代民族及姓氏发音教学!

    氐族苻氏怎么读?古代民族及姓氏发音教学! 1. 氐族的读音与历史背景 氐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民族,主要分布在今天的甘肃、四川、陕西一带。氐族的“氐”字读作 dī(第一声),与现代汉语中的“低”字同音。氐族在历史上曾建立过多个政权,如前秦、后凉等,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1.1 氐族的历史地位 氐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活跃,尤其是在前秦时期,氐族首领…

    2025年3月19日
    1390
  • wales是哪个国家,怎么读?

    wales是哪个国家? 1. Wales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英国的一部分。它位于大不列颠岛的西南部,与英格兰接壤。Wales是英国的四个构成国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 2. Wales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它的官方语言包括英语和威尔士语(Welsh),其中威尔士语是凯尔特语族的一种,至今仍有约20%的威尔士人使用。 3. W…

    2025年2月28日
    1630
  • 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话出自哪里?你知道吗?

    三千越甲可吞吴:典故溯源与历史启示 一、典故出处考证 “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脍炙人口的典故,实际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的《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原文描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谋臣文种提出的战略构想:”臣闻‘三千越甲可吞吴’,今大王简练精兵,可得三千人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这句话…

    2025年3月26日
    1510
  • 揆怎么读音?这个词有什么含义?

    揆怎么读音?这个词有什么含义? 一、读音解析 “揆”的拼音为 kuí,声调为第二声(阳平)。– 常见错误:易误读为“guī”或“kuì”,需注意其正确发音为 kuí。 — 二、基本含义 “揆”在古汉语中有多重含义,核心意义为 “推测、衡量” 或 “准则、道理”,具体包括:1. 动词义: – 推测、估量。如:“揆其本意”(推…

    2025年4月3日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