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怎么读音?它是什么意思?

Random Image

帛怎么读音?它是什么意思?

# 一、帛的读音

的拼音为 ,声调为第二声(阳平)。在普通话中,其发音与“博”“勃”等字相同。
重点提示:注意不要误读为“bò”或“báo”,这是常见的发音错误。

# 二、帛的含义

## 1. 基本释义

是汉语中一个古老的词汇,本义指 丝织品的总称,即古代对丝绸类织物的统称。例如:
“帛书”:古代写在丝织品上的文字或书籍。
“玉帛”:玉器和丝帛,古代用于祭祀或作为贵重礼品。

## 2. 文化引申

在传统文化中,帛因其材质珍贵,常象征 财富、礼仪或高贵的身份。例如:
“化干戈为玉帛”(成语):比喻从战争转为和平(“玉帛”代表礼器与友好)。

# 三、实际案例

## 案例1:马王堆汉墓帛书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 帛书,内容包括《老子》《周易》等古籍。这些帛书证明了:
帛作为书写材料 在汉代的应用。
– 其材质轻便但昂贵,多用于重要文献。

## 案例2:古代贸易中的“帛”

《史记》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曾携带 “币帛”(丝织品和钱币)作为外交礼物,说明帛是当时的高价值交换媒介。

# 四、常见误区

1. 误写为“伯”或“泊”:字形相近,但含义完全不同。
2. 混淆“帛”与“棉”:帛特指丝织品,而棉是后世才普及的材质。

总结:帛(bó)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丝织品符号,兼具实用与象征意义,常见于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中。

(0)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 吕氏春秋中有哪些经典成语?你能列出几个吗?

    《吕氏春秋》中的经典成语解析 # 一、《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的一部重要典籍,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左右。作为杂家代表作,它融合了儒、道、墨、法、兵等各家思想,被誉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书中不仅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还孕育了大量流传千古的成语。 # 二、经典成语列举与解析 # …

    2025年3月26日
    2090
  • 荀况怎么读?古代思想家名字发音详解!

    荀况怎么读?古代思想家名字发音详解 引言 在古代中国,许多思想家的名字因其独特的发音和含义而备受关注。荀况,作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其名字的发音和含义一直是学术界和爱好者们讨论的焦点。本文将详细解析荀况的发音,并通过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荀况的发音解析 荀的发音 荀(Xún)是一个常见的姓氏,发音为xún,声调为第二声。在汉语拼音中,xún…

    2025年3月9日
    2210
  • 劣迹怎么读?汉语词汇发音指南!

    劣迹怎么读?汉语词汇发音指南! 1. 劣迹的发音 劣迹的拼音为 liè jì,其中:– 劣 读作 liè,第四声,发音时声调下降。– 迹 读作 jì,第四声,发音时声调同样下降。 2. 劣迹的含义 劣迹 指的是 不良的行为或记录,通常用于描述某人或某组织的不光彩历史。例如:– 劣迹斑斑:形容一个人或组织有很多不良记录。 3…

    2025年3月22日
    1990
  • 完璧归赵的典故你了解吗?它出自哪里?

    完璧归赵的典故 典故出处 完璧归赵的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讲述了赵国使臣蔺相如如何智勇双全,成功将和氏璧从秦国带回赵国的故事。 故事背景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和氏璧。秦国得知后,提出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国国君赵惠文王担心秦国不守信用,但又不敢直接拒绝,于是派蔺相如出使秦国,处理此事。 蔺相如的智勇 蔺相如到…

    2025年3月23日
    1580
  • “好孬”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好孬”的正确读音是什么? 一、“好孬”的读音解析 “好孬”是一个方言词汇,常见于北方地区(如山东、河北等地),其正确读音为:hǎo nāo– “好”:读作hǎo,与普通话中“好坏”的“好”同音。– “孬”:读作nāo,是方言中表示“不好”“差劲”的意思,需注意与“好”搭配时的变调现象。 二、常见误读与纠正 1. 误读为“hǎo ni…

    2025年4月10日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