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Random Image

廪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一、廪的读音

“廪”的普通话拼音为 lǐn,属于第三声(上声)。在古汉语中,其读音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但可能存在方言差异。例如:
– 在粤语中读作“leon5”(近似“凛”的发音)。
– 在闽南语中读作“lím”

注意:该字为生僻字,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上下文确认具体发音。

二、廪的含义与用法

1. 基本字义

“廪”本义指粮仓,特指古代官府储存粮食的仓库。例如:
– 《说文解字》:“廪,谷所振入也。”
《孟子·滕文公上》:“廪人继粟”(意为粮仓管理员持续供应粮食)。

2. 引申含义

俸禄:古代官员的薪俸常以粮食形式发放,故“廪”也代指俸禄。如“廪禄”。
供给:动词用法,表示发放粮食。如《汉书·文帝纪》:“廪食天下”。

3. 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廪”多用于历史文献、地名或姓氏中。例如:
地名:江西省有“廪山”,台湾省有“廪后村”。
姓氏:罕见姓氏,现存于部分族谱中。

三、实际案例解析

案例1:古代文献中的“廪”

《史记·平准书》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分析:文中“太仓”即国家级粮仓(廪的延伸概念),反映汉代粮食储备过剩的现象。

案例2:地名中的“廪”

福建省泉州市有“廪美村”,其名源于古代该地曾设有官办粮仓(廪),后演变为地名。
文化意义:此类地名是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见证。

四、常见混淆与辨析

1. 形近字区分
“凛”(lǐn):寒冷、严肃(如“凛冽”)。
“檩”(lǐn):房屋的横梁。
标红提示:需通过偏旁(“广”字头表建筑)和语境判断。

2. 误读案例
– 错误发音:误读为“bǐng”(形近“禀”)。
– 正确纠正:结合词义(粮仓)确认读音为lǐn

五、总结

“廪”作为汉字文化的重要载体,既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制度,也保留了语言演变的痕迹。掌握其读音(lǐn)和含义(粮仓/俸禄),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文献与地名文化。

(0)
上一篇 2025年4月3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3日

相关推荐

  • 世说新语中有哪些经典成语?你能列出几个吗?

    《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成语研究 # 一、引言 《世说新语》作为南朝刘义庆编纂的志人小说集,不仅记录了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的言行轶事,更贡献了大量流传千古的成语。这些成语或凝练人物风骨,或概括历史典故,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本文将系统梳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语及其典故。 # 二、经典成语及案例解析 ## 1. 望梅止渴 – 出处:《假谲》篇曹操行军故事…

    2025年3月26日
    1050
  • 鲧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鲧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 一、鲧的正确读音 “鲧”的拼音为 gǔn(第三声),属于汉语中的生僻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代文献尤其是神话传说中较为常见。 重点提示:– 易错读为“jūn”或“yùn”,需注意其正确发音。– 在《现代汉语词典》及《辞海》中均标注为“gǔn”。 # 二、鲧的含义与背景 1. 神话传说中的鲧…

    2025年4月3日
    1140
  • 12月用英文怎么读?

    12月用英文怎么读? 1. 12月在英文中被称为“December”。这个单词来源于拉丁语“decem”,意为“十”,因为在古罗马历法中,12月是一年中的第十个月。 2. 在英语中,12月的发音为/dɪˈsɛmbər/。其中,“De”发音类似于“di”,“cem”发音类似于“sem”,“ber”发音类似于“ber”。 3. 12月是一…

    2025年2月28日
    1280
  • 兼爱思想出自哪部典籍?

    兼爱思想的典籍溯源及其现代意义 一、兼爱思想的经典出处 “兼爱”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其最著名的阐述出自《墨子》一书。作为墨家学派的核心教义,该思想在《墨子》的《兼爱》上、中、下三篇中得到了系统论述。 重点内容:《墨子·兼爱》开篇即提出”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明确指出社会动乱…

    2025年3月26日
    820
  • 沁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沁怎么读音?它代表什么意思? 一、“沁”的读音 “沁”的拼音为 qìn,是第四声(去声),发音时需注意舌尖抵住下齿龈,气流从鼻腔送出,声调短促有力。– 常见错误:易误读为“xīn”或“qīng”,需特别注意其正确发音。– 示例: – 词语“沁人心脾”中,“沁”读作 qìn。 – 地名“沁阳”(河南省县级市)的发…

    2025年4月6日
    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