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有哪些诗?部编版语文教材诗词清单

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诗词清单解析

一、三年级下册古诗词概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共收录7首古诗词,涵盖唐诗、宋诗及清代作品,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感知力和传统文化素养。以下是详细清单及重点解析。

二、具体诗词目录及赏析

1. 《绝句》(唐·杜甫)

重点内容
诗句节选:“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教学要点: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学习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2.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重点内容
诗句节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实际案例:结合课本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诗中“桃花”“鸭子”等意象,理解“以景喻情”的写法。

3. 《三衢道中》(宋·曾几)

重点内容
诗句节选:“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教学延伸:可对比其他“夏日诗”(如《小池》),分析季节描写的差异。

4. 《忆江南》(唐·白居易)

重点内容
诗句节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实际案例:通过地图标注江南地区(如苏州、杭州),帮助学生理解地域文化背景。

5. 《元日》(宋·王安石)

重点内容
诗句节选:“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文化链接:结合春节习俗(贴春联、放鞭炮),讲解古诗中的传统节日元素。

6. 《清明》(唐·杜牧)

重点内容
诗句节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哀思”情感,联系清明节扫墓的现代意义。

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重点内容
诗句节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实际案例: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分享“思念亲人”的经历,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三、教学建议

1. 背诵与默写:重点掌握杜甫、苏轼、白居易的作品。
2. 意象分析:通过“燕子”“桃花”“雨”等意象,培养景物描写能力。
3. 跨学科融合:结合历史(如宋代文化)、地理(江南地域)拓展知识。

:实际教材可能因地区或版本微调,建议以教师用书为准。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0日 下午11:07
下一篇 2025年4月10日 下午11:07

相关推荐

  • 赞美夏天诗作选:哪些诗描绘了夏日的美丽?

    赞美夏天诗作选:哪些诗描绘了夏日的美丽? 夏日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其炽热的阳光、繁茂的草木、蝉鸣蛙叫,无不激发着诗人的灵感。以下是一些经典诗作,它们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美丽与生机。 一、炽热与生机:夏日的自然之美 1.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的静谧与灵动。“小荷才…

    2025年6月10日
    900
  • 梦回吹角连营出自哪首诗?

    梦回吹角连营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梦回吹角连营”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其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1. 原文节选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二、诗句解析 1. “梦回吹角连营”的含义 – “…

    2025年7月1日
    850
  • 宋词中的杨柳意象为何常与离别相关?

    宋词中的杨柳意象为何常与离别相关? 一、杨柳意象的文化渊源 杨柳意象与离别主题的关联源于中国古代悠久的送别习俗。据《三辅黄图》记载,汉代灞桥两岸遍植杨柳,人们在此折柳赠别,柳枝的柔韧易活象征着情谊长青。这种习俗至唐代已形成完整意象体系,如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为宋词杨柳意象的成熟奠定基础。 二、杨柳的物性特征与情感投射 1. 形态特征…

    2025年10月21日
    170
  • 古代自荐诗有哪些?毛遂自荐的文学演绎

    古代自荐诗有哪些?毛遂自荐的文学演绎 一、古代自荐诗的起源与功能 自荐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向权贵或君主展示才华、谋求仕进的重要媒介。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文学表达实现自我推销,既体现文人的自信,也反映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灵活性。自荐诗的创作可追溯至先秦,兴盛于唐宋,成为科举制度外的另一条晋身途径。 重点内容:自荐诗通常包含三个要素——1. 才华展示(如诗赋功底);2. …

    2025年4月22日
    1280
  • “关机”有哪些诗?解读诗歌中的离别与终结意象

    “关机”有哪些诗?解读诗歌中的离别与终结意象 一、“关机”的诗歌意象解析 “关机”作为一种现代科技行为,在诗歌中常被赋予离别、终结、沉默等象征意义。诗人通过这一意象,探讨人与技术、情感与疏离的关系,或隐喻生命的短暂与终结。 1. 技术时代的离别象征 在数字化时代,”关机&#8…

    2025年4月19日
    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