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回吹角连营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梦回吹角连营”出自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充分展现了其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1. 原文节选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二、诗句解析
1. “梦回吹角连营”的含义
– “吹角连营”:描绘了军营中号角声此起彼伏的场景,象征战事紧张、士气高昂。
– “梦回”:既指梦中回到战场,也暗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
– 整体意境: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词人渴望收复失地却报国无门的复杂情感。
2. 历史背景
辛弃疾年轻时曾组织义军抗金,南归后却遭朝廷猜忌,长期赋闲。此词写于他与好友陈亮(字同甫)唱和时,借“壮词”抒发现实中的愤懑。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1. 文学创作引用
– 例:网络小说《烽火戏诸侯》中,主角回忆战场时化用此句:“梦回吹角连营,恍若再见当年铁马金戈。”
– 作用:增强场景的悲壮感,引发读者共鸣。
2. 影视作品配乐
– 纪录片《南宋》在讲述辛弃疾生平时,背景音乐以号角声呼应“吹角连营”,烘托历史沧桑感。
3. 文化衍生品
– 某文创品牌以该词为灵感,设计“沙场秋点兵”主题书签,搭配战马、号角元素,热销于传统文化爱好者群体。
四、延伸思考
辛弃疾通过“梦回”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南宋主战派的困境。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至今仍能引发职场、创业等领域中人对“壮志难酬”的共情。
—
重点总结:
– 诗句出自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核心情感:豪迈中蕴含悲凉,是南宋爱国词的经典意象。
– 现代应用中,其画面感与情感张力仍具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