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的诗有哪些?部编版语文教材诗词汇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诗词汇总

一、教材诗歌目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共收录8首古诗,涵盖经典唐诗、宋词等,旨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以下是具体篇目:

1. 《村居》(清·高鼎)
2. 《咏柳》(唐·贺知章)
3.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5. 《绝句》(唐·杜甫)
6. 《悯农(其一)》(唐·李绅)
7.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8. 《夜宿山寺》(唐·李白)

二、重点诗歌解析与案例

1. 《咏柳》

作者:唐代诗人贺知章
核心内容:通过比喻手法赞美柳树的生机勃勃。
名句标红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 《悯农(其一)》

作者:唐代诗人李绅
教育意义:教导学生珍惜粮食,体会农民辛劳。
经典诗句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 《夜宿山寺》

作者:唐代诗人李白
特色:夸张手法表现山寺之高,充满想象力。
全文示例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三、教学建议

1. 朗读背诵:通过韵律感受古诗之美。
2. 图文结合: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如《村居》中的“草长莺飞”场景)。
3. 拓展对比:对比同一主题诗歌(如《咏柳》与《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植物描写)。

:以上内容基于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整理,实际教学需结合班级进度调整。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0:06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午10:06

相关推荐

  • 唐朝诗人中,谁的经历最为坎坷?

    唐朝诗人中,谁的经历最为坎坷? 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的命运往往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若论生平坎坷之最,杜甫与李商隐堪称典型代表。他们的人生轨迹交织着战乱流离、仕途困顿与生活磨难,其经历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盛唐转衰的缩影。 一、杜甫:盛世飘零的“诗史”见证者 1. 仕途的连续挫败 杜甫出身儒学世家,却始终未能实现政治抱负。天宝六载(747年),他参…

    2025年10月25日
    170
  • 元曲的“性格描写”有何成就?

    元曲“性格描写”的艺术成就探析 一、引言:戏剧转型与性格描写的突破 元曲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体裁,在性格描写领域实现了从类型化向典型化的重大突破。元代剧作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塑造了大量血肉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标志着中国古典戏剧人物塑造艺术的成熟。 二、性格描写的多维成就 (一)立体化人物塑造 元曲打破了此前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相对单一的模式,开始呈现人物…

    3天前
    60
  • 姜夔的“清空”词风与吴文英的“密丽”词风有何视觉化差异?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姜夔“清空”与吴文英“密丽”词风视觉化差异的专业文章。 姜夔“清空”与吴文英“密丽”词风的视觉化差异探析 在中国词学史上,姜夔(白石)与吴文英(梦窗)是南宋词坛并峙的两座高峰,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风格。清代词学家张炎在《词源》中以“清空”概括姜夔,以“质实”描述吴文英,后人也常以“密丽”来形容吴词。这两种词风不仅是文学感受的差异,更…

    3天前
    120
  • 高山流水出自哪首诗?

    高山流水出自哪首诗? “高山流水”的典故来源 “高山流水”并非出自某一首具体的诗,而是源于中国古代著名的琴曲典故,最早记载于《列子·汤问》和《吕氏春秋·本味》。该典故讲述了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相惜的故事,后成为中国文化中象征知音难觅的经典意象。 — 典故原文与解析 1. 《列子·汤问》记载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

    2025年6月28日
    860
  • “江湖词人”如戴复古、刘过等人的创作有何共同的时代印记?

    江湖词人:戴复古、刘过等人的创作与时代印记 引言 南宋中后期,以戴复古、刘过等人为代表的“江湖词人”群体活跃于文坛。他们多游离于仕宦体制之外,以布衣身份游历四方,其创作深刻反映了南宋社会的政治动荡、经济变迁与文化转型。这些词人的作品虽风格各异,却共同镌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一、社会动荡与家国情怀的悲鸣 1.1 山河破碎的集体焦虑 江湖词人身处南宋内忧外患最剧…

    3天前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