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的诗有哪些?部编版语文教材诗词汇总

Random Image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诗词汇总

一、教材诗歌目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共收录8首古诗,涵盖经典唐诗、宋词等,旨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以下是具体篇目:

1. 《村居》(清·高鼎)
2. 《咏柳》(唐·贺知章)
3.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5. 《绝句》(唐·杜甫)
6. 《悯农(其一)》(唐·李绅)
7.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8. 《夜宿山寺》(唐·李白)

二、重点诗歌解析与案例

1. 《咏柳》

作者:唐代诗人贺知章
核心内容:通过比喻手法赞美柳树的生机勃勃。
名句标红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 《悯农(其一)》

作者:唐代诗人李绅
教育意义:教导学生珍惜粮食,体会农民辛劳。
经典诗句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 《夜宿山寺》

作者:唐代诗人李白
特色:夸张手法表现山寺之高,充满想象力。
全文示例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三、教学建议

1. 朗读背诵:通过韵律感受古诗之美。
2. 图文结合: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如《村居》中的“草长莺飞”场景)。
3. 拓展对比:对比同一主题诗歌(如《咏柳》与《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植物描写)。

:以上内容基于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整理,实际教学需结合班级进度调整。

(0)
上一篇 2025年4月11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11日

相关推荐

  • 扬州有哪些田园诗?瘦西湖畔的诗意栖居与农耕文化书写

    扬州田园诗:瘦西湖畔的诗意栖居与农耕文化书写 一、扬州田园诗的历史渊源 扬州自古为江南文化重镇,其田园诗创作可追溯至唐代,诗人以瘦西湖、运河等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合农耕生活与文人雅趣,形成独特的诗意表达。宋代以降,扬州田园诗更趋成熟,成为文人寄托隐逸情怀的重要载体。 重点内容:– 唐代诗人刘长卿《过扬州》:“野棠自发空临水,江燕初归不见人”以田园意…

    2025年5月28日
    500
  • 诗人轶事录:哪些现代诗坛趣闻被写进了诗歌背后的故事?

    诗人轶事录:哪些现代诗坛趣闻被写进了诗歌背后的故事? 现代诗歌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诗人生活的缩影。许多经典诗作的诞生背后,藏着令人莞尔或深思的轶事。这些故事或被写入诗歌注释,或成为文坛佳话,甚至直接转化为诗中的意象。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揭示诗坛趣闻如何与创作交织。 — 一、顾城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一代人》(1979)的经典诗句“黑夜给…

    2025年6月7日
    370
  • 前路漫漫亦灿灿是哪首诗?

    前路漫漫亦灿灿:探寻诗句的出处与意境 一、诗句来源考据 “前路漫漫亦灿灿”并非出自古典诗词,而是现代网络流行语的变体。其灵感可能源于以下两类文本:1. 古典化用: – 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境相似,但后者强调“艰难求索”,而前者突出“希望与光明”。 –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样…

    2025年7月1日
    250
  • 月黑雁飞高,背后有何故事情节?

    “月黑雁飞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故事情节。 诗句解析 月黑雁飞高: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月亮被乌云遮蔽,天色一片漆黑,只有天边惊起的一群大雁,在黑暗中振翅高飞,显得格外醒目。这种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紧张的氛围。 故事情节 这句诗是《塞下曲》的开篇,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它暗示了即将发生的故事情节: 战争背景:在唐代,边塞…

    2025年1月11日
    1830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哪首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处与文学价值分析 一、诗句出处考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山居秋暝》。该诗创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期,是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艺术风格的典型体现。 原诗全文: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025年6月24日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