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符”字的诗有哪些?解锁汉字密码中的诗意表达

Random Image

含“符”字的诗有哪些?解锁汉字密码中的诗意表达

一、引言:汉字“符”的文化内涵

“符”在汉语中既有“符号”“符咒”的具象意义,也承载着“契合”“象征”的抽象哲学。在古典诗词中,“符”字常与自然、天命、情感相联,形成独特的诗意表达。

二、含“符”字的经典诗句

1. 自然意象中的“符”

杜甫《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诗中虽无“符”字,但“烽火”作为古代军事符号,与“符”的象征意义相通。)*

王维《终南山》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分野”暗含天文符契,体现自然与天象的契合。)*

2. 天命与人事的“符”

李白《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明星”象征仙道符命,暗喻超脱世俗的追求。)*

白居易《长恨歌》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誓”如情感契约,与“符”的“信约”内涵呼应。)*

3. 直接含“符”字的诗句

李商隐《碧城三首·其一》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星沉”暗合天文符兆,预示命运变迁。)*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雪泥鸿爪”如生命符号,短暂却深刻。)*

三、解锁“符”字的诗意密码

1. 象征与隐喻“符”常作为自然与人文的桥梁,如“星符”表天命,“花符”喻情感。
2. 音律美感“符”(fú)音调平缓,适合表达悠远、神秘的意境。
3. 文化符码:从道教“符箓”到诗词“符契”,汉字的多义性拓展了诗意空间。

四、案例解析:李商隐《碧城》中的“符”

“星沉海底”一句中,星辰的陨落被赋予“符兆”意义,暗示盛衰无常。诗人通过天文符号,将个人命运与宇宙规律交织,强化了诗歌的哲理性

五、结语

“符”在诗词中既是具象的符号,也是抽象的意蕴载体。通过解读这类汉字,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歌的多层表达文化密码

(0)
上一篇 2025年4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7日

相关推荐

  • 请缨诗句知多少?感受古人的豪情壮志

    “请缨”这一词汇,源自古代,充满了豪情壮志的气息!它原指请求交给长缨,去缚住敌人,后多指主动请求担当重任。在古诗中,“请缨”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和爱国情怀。下面,就让我带你一起领略几首经典的“请缨”诗句,感受那跨越千年的豪情壮志吧!🔥💪 1. 《望蓟门》·祖咏 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感受:祖咏在这首诗中,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自己虽非文…

    2024年10月24日
    5770
  • “诲人不倦”出自哪部典籍?孔子教育理念的现代启示

    “诲人不倦”出自哪部典籍?孔子教育理念的现代启示 一、”诲人不倦”的典籍溯源 “诲人不倦”一词最早出自《论语·述而》。原文记载:”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第二十八章》)。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孔子对教育者的核心要求:以恒心传…

    2025年4月15日
    1190
  • 攀援的凌霄花是哪一首诗的句子?

    攀援的凌霄花是哪一首诗的句子? 诗歌出处与背景 攀援的凌霄花这一意象出自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舒婷的诗歌《致橡树》。该诗创作于1977年,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对平等、独立爱情观的追求。 诗句原文与解析 在《致橡树》中,相关诗句为:>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 凌霄…

    2025年6月27日
    470
  • 高霁的诗有哪些?中唐诗坛的冷门诗人

    高霁的诗有哪些?中唐诗坛的冷门诗人 一、高霁的生平与诗坛地位 高霁,生卒年不详,活跃于中唐时期,是唐代诗坛中一位冷门诗人。尽管其诗作传世较少,但在当时仍有一定影响力。他与同时代的诗人如韦应物、刘长卿等有过交往,但其作品未能广泛流传,后世研究也相对匮乏。 二、高霁的现存诗作 高霁的诗作散见于《全唐诗》及部分地方志中,目前可考的仅有《秋夜宿严维宅》等少数几首。以…

    2025年5月23日
    900
  • 白居易豁达的诗句中,哪些最能体现其性格?

    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于人生、命运、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其中不乏体现其豁达性格的诗句。以下是一些最能体现白居易豁达性格的诗句: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出处:《初出城留别》 体现:这句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于家乡和归宿的独特理解。他认为,人生本就没有固定的乡土,只要内心安定,哪里都是归宿。这种随遇而安、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正是白居易性格中最为突出的特…

    2024年12月19日
    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