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的冬季诗有哪些?香山居士的雪月风花

Random Image

白居易冬季诗作中的雪月风花:香山居士的四季咏叹

一、白居易与冬季题材的诗作概览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唐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其诗作以语言平易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人生感悟。在冬季题材中,他常以雪、月、风、花为意象,既描绘自然之美,又寄托宦海沉浮的感慨。

二、白居易笔下的冬季诗分类与代表作

1. 雪景诗:清冷中的哲思

白居易的雪景诗常以白描手法展现冬日寂寥,同时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重点案例
《夜雪》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标红分析:通过触觉(冷)听觉(折竹声)的对比,含蓄表现雪势之大,体现其”浅近中见深刻”的风格。

《问刘十九》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标红分析:以色彩(绿、红)生活细节烘托冬日温情,展现其”世俗化”的诗学倾向。

2. 月夜诗:孤寂与超脱

冬季月夜是白居易抒发孤独与自省的重要载体。

重点案例
《冬至宿杨梅馆》
>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标红分析:以数字对比(十一/三千)强化漂泊之感,”冷枕单床”直指冬季的物理与心理双重寒意。

3. 风物诗:冬日生命的隐喻

白居易常借风、梅等意象表现坚韧品格。

重点案例
《早冬》
>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标红分析:突破传统冬诗的萧瑟,以“似春华”展现江南冬日的生机,反映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三、艺术特色与历史评价

1. 意象选择:善用日常化景物(如小火炉、折竹)传递深沉情感。
2. 语言风格:践行其”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避免艰深晦涩。
3. 后世影响:宋代苏轼”白俗”之评实为对其平民化美学的肯定。

四、总结

白居易的冬季诗作以雪月风花为表,以生命体验为里,既延续了唐代咏物诗的传统,又开创了通俗性与哲理性并重的独特路径。其作品中展现的人间烟火气自然观察力,至今仍为古典诗歌研究的重要范本。

(注:本文所引诗作均出自《全唐诗》卷424-460,中华书局1960年版。)

(0)
上一篇 2025年6月15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15日

相关推荐

  • 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哪一首诗?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哪一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边塞诗名篇《出塞二首·其一》。全诗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以秦汉时期的边关战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良将的呼唤,“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更是展现了保卫疆土的坚定决心。 — …

    2025年7月1日
    180
  • 诗名的民间古诗有哪些?民间古诗的经典之作

    民间古诗数量众多,它们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的特点,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情感与智慧。以下是一些诗名的民间古诗及其简要赏析,它们都是民间古诗的经典之作: 《敕勒歌》 内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赏析:此诗描绘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击壤歌》 内容:“日出…

    2024年9月25日
    1940
  • 高处不胜寒是哪首诗?

    高处不胜寒是哪首诗? 1. 诗句出处与背景 “高处不胜寒”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节思念弟弟苏辙时所作,全文如下: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重点内容:– 该词创作于公元1076…

    2025年7月1日
    280
  • 山川的名言,你听过哪些经典之句?

    关于山川的名言,有许多经典之句流传至今,这些名言不仅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山川名言: “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 出处:村上春树 解析:这句话通过对比山川的寂寥与街市的井然,以及居民相安无事的生活…

    2024年10月14日
    3020
  • 鞋的诗有哪些

    关于鞋的诗句,古今中外都有不少佳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古代诗句 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穿着草鞋,手持竹杖,在风雨中从容前行的形象,表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某佚名诗人:“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为了寻找春天,不惜踏破芒鞋,走遍山岭的情景,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唐…

    2024年9月22日
    2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