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首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五言绝句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壮阔的意境和深刻的人生哲理闻名。

全诗内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创作背景
鹳雀楼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是唐代著名的登高胜地。王之涣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积极进取、追求更高境界的人生态度。

重点内容解析

1. 意象分析
“白日依山尽”:描绘夕阳西下的壮丽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
“黄河入海流”:展现黄河奔腾入海的磅礴气势,暗喻生命的永恒与奔放。

2. 哲理内涵
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鼓励人们不断突破自我,追求更广阔的视野。

实际案例:现代应用

1. 教育领域
– 这句诗常被用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例如,某中学将“更上一层楼”作为校训,倡导学生终身学习。
2. 企业管理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引用此诗,强调企业需不断攀登技术高峰,体现创新精神。

文学地位与影响

– 该诗被收录于《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
– 2020年,中国航天局以“更上一层楼”命名探月工程阶段性任务,彰显其文化影响力。

结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蕴含深刻哲理,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55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55

相关推荐

  • 叙事讽喻诗有哪些古诗?以诗为剑的社会批判

    叙事讽喻诗的社会批判传统:以诗为剑的古代实践 一、叙事讽喻诗的定义与特征 叙事讽喻诗是通过虚构故事或历史典故,以隐喻、象征等手法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现实黑暗的诗歌类型。其核心特征包括:1. 借古讽今:表面描写历史或传说,实则影射当下2. 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件揭示普遍性社会问题3. 双重叙事:表层故事与深层批判形成张力 二、经典叙事讽喻诗案例 1. 白居易《卖…

    2025年5月30日
    1090
  • 冬天的诗有哪些好吃?冬日诗词中的美食元素

    冬天的诗有哪些好吃?冬日诗词中的美食元素 冬日诗词中的饮食文化 冬季是古人通过饮食御寒、寄托情感的重要季节,诗词中常出现热气腾腾的美食意象,既反映生活习俗,也蕴含文化寓意。以下是经典案例与分析: 1. 暖身酒食:驱寒与雅趣的结合 –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绿蚁酒”是唐代家酿米酒,因未过滤而浮有酒渣得名,配以小火炉烘烤…

    2025年4月13日
    1390
  • 咏梅的押韵诗有哪些?陆游《卜算子》与毛泽东《咏梅》

    咏梅的押韵诗有哪些?陆游《卜算子》与毛泽东《咏梅》对比分析 一、咏梅诗的押韵传统 梅花作为“四君子”之一,自古是文人咏物抒怀的重要题材。押韵是古典诗词的核心要素,咏梅诗多采用平水韵中的“支”“微”“灰”等韵部,以表现梅的孤高与清雅。例如:– 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押“先”韵)– 王安石《梅花》:“墙角…

    2025年5月1日
    1510
  • 除夕夜的诗意守岁:哪些古诗陪伴中国人度过了千年团圆夜?

    除夕夜的诗意守岁:哪些古诗陪伴中国人度过了千年团圆夜? 一、守岁传统与诗歌的文化纽带 除夕守岁是中国延续千年的民俗传统,而诗歌作为情感载体,生动记录了古人对团圆、时光的哲思。从唐代宫廷到宋代市井,诗人们用文字构建了跨越时空的”文化守岁”场景。 重点案例:故宫博物院藏《岁朝图》中,常见题写守岁诗的雅集场景,如明代画家袁尚统的《岁朝图》便…

    2025年6月7日
    970
  • 背得快的诗作推荐:哪些诗适合快速记忆?

    背得快的诗作推荐:哪些诗适合快速记忆? 为什么有些诗更容易记忆? 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象是影响记忆速度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押韵、短句和重复结构的诗歌更容易被大脑快速编码和存储。例如,中国的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因其固定的格律和简洁的表达,成为记忆的理想选择。 — 适合快速记忆的诗歌特征 1. 短小精悍:4-8句的诗作更易背诵。2. 押韵明显:如AA…

    2025年6月10日
    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