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出处探析

# 诗歌背景与作者介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登鹳雀楼》中的名句。这首诗创作于盛唐时期(约公元7-8世纪),是五言绝句的典范之作。

重点内容:王之涣(688-742年)作为“边塞诗派”代表人物,现存诗作仅6首,但《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均入选《唐诗三百首》,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

# 全诗内容与文本分析

《登鹳雀楼》全文: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重点内容解析:
1. 空间构图:前两句形成垂直(山日)与水平(河海)的立体空间
2. 色彩对比:白日的亮色与黄河的浊色形成视觉冲击
3. 动态描写:“依”“入”二字赋予自然景观拟人化动感

# 实际案例:鹳雀楼的建筑特征

根据山西省永济市2002年重建的鹳雀楼实测数据:
– 总高度73.9米(相当于现代25层楼)
– 主体为三层四檐仿唐建筑
– 观景台海拔高度约350米

重点内容:这个高度验证了诗人“更上一层楼”的合理性——在唐代木结构建筑中,鹳雀楼作为军事瞭望台,确实是能实现“千里目”的制高点。

# 诗歌的现代应用价值

1. 教育领域: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2023年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课文
2. 外交场合:李克强总理曾在外交演讲中引用“更上一层楼”喻示中外关系
3. 商业应用:某房企以该诗为灵感推出“观澜系列”楼王产品,溢价达30%

重点内容:统计显示,该诗在近十年央视文化类节目中出现频次达47次,位列唐诗引用榜TOP10。

# 学术争议与研究动态

近年有学者提出新观点(参见《文学遗产》2021年第3期):
– 现存鹳雀楼遗址与诗中地理描述存在约15度视角偏差
– 可能暗含唐代“浑天说”宇宙观
– “白日”或特指秋分时节的太阳运行轨迹

该研究通过天文软件模拟证实,在公元720年秋分日,永济地区确实可见太阳沿中条山正西方向落下的景象。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梵尼诗留声机有哪些?黑胶文化复兴中的诗意与机械美学融合

    梵尼诗留声机有哪些?黑胶文化复兴中的诗意与机械美学融合 一、梵尼诗留声机品牌概览 梵尼诗(Vannys)是近年来崛起的高端留声机品牌,以复古设计与现代技术融合为核心,主打黑胶唱机、蓝牙音响等多功能产品。其产品线覆盖入门级到收藏级,满足不同用户对黑胶文化的需求。 1. 经典系列:梵尼诗M1 – 设计亮点:胡桃木机身、黄铜唱臂、皮质手提箱设计,兼具机…

    2025年5月28日
    740
  • 柳永除了词还写过哪些诗?

    柳永一生词作颇多,诗作却是极少的。据现有资料,柳永的诗作中有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鬻海歌》较为著名。以下是对《鬻海歌》的详细介绍: 一、创作背景 柳永写《鬻海歌》时已五十多岁,那时因为皇帝开恩,他有机会再次参加科举,并及第进入仕途。宝元二年,柳永出任浙江定海晓峰盐监,在此期间作《鬻海歌》。 二、诗歌内容 《鬻海歌》是一首古体诗,整首诗共分为两层,前24句为…

    2024年12月14日
    1790
  • 小众但惊艳的古诗词佳句分享

    以下是一些小众但惊艳的古诗词佳句,这些诗句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让人过目难忘: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李白《夜下征虏亭》 诗句描绘了山间花朵如锦绣般点缀脸颊,江面的渔火闪烁如同夜空中流动的萤火虫,展现了大自然的温柔与美丽。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 诗句以日暮、酒醒、风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别后的孤寂与茫然,情感深沉而…

    2024年12月15日
    2450
  • 我王之涣的诗有哪些?登鹳雀楼与边塞风光

    王之涣的诗有哪些?《登鹳雀楼》与边塞风光 王之涣的诗歌概况 王之涣(688—742),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以雄浑豪放的诗风和精炼的语言著称。尽管存世诗作仅6首,但每首都堪称经典,尤其以《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脍炙人口。 — 王之涣的代表诗作 1.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重点内容…

    2025年5月30日
    590
  • 白居易的忧国诗有哪些?《卖炭翁》如何刺痛时代痛点?

    白居易的忧国诗及其时代批判性研究 一、白居易的忧国诗代表作 白居易作为中唐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其“讽喻诗”系统深刻反映了社会矛盾与民生疾苦。以下为几首典型忧国诗作: 1. 《卖炭翁》 – 主题:揭露“宫市”制度对底层百姓的剥削。 – 名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2. 《观刈麦》 – 主题:描写农民在赋税压迫…

    2025年5月8日
    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