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自哪首诗?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是其送别诗中的经典名句。全诗如下: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句解析

1. 浮云游子意:以飘浮不定的云比喻游子漂泊无依的羁旅之思。
2. 落日故人情:用缓缓西沉的落日象征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艺术手法:通过自然意象(浮云、落日)与情感(游子意、故人情)的隐喻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案例1:文化传播

纪录片《李白》(央视2020年)在讲述李白交友故事时,引用此句解读唐代文人的离别文化,画面配以黄昏远山与孤云,强化了诗意氛围。
日本汉诗教材将此句作为”唐诗意象分析”范例,强调其对东亚文化中”云”与”落日”象征意义的深远影响。

案例2:商业设计

某白酒品牌广告(2022年)以”浮云游子意”为主题,拍摄海外游子返乡场景,落日余晖中与故人举杯,传递品牌”思乡情浓”的理念。

文学价值与影响

李白送别诗的创新性:突破南朝离别诗的悲切套路,以壮阔意象(青山、白水、班马)中和哀愁,展现盛唐气象。
后世化用: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可能受”落日故人情”意象启发。

重点总结
1. 该诗句是李白《送友人》的颔联,为唐代送别诗典范。
2. 核心价值在于将抽象情感具象化,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3. 实际案例证明其对跨文化传播商业创意的持续影响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韩猛诗派有哪些?当代诗坛的地域性写作群体

    韩猛诗派与当代诗坛的地域性写作群体研究 一、韩猛诗派的概念与起源 韩猛诗派是近年来中国当代诗坛涌现的一个非正式诗歌流派,其名称源自诗人韩猛及其围绕“地域性写作”展开的创作实践。该诗派强调“在地性”与“方言叙事”,试图通过诗歌重构地方文化记忆,并对抗全球化语境下的同质化倾向。 1.1 核心主张 – 地域符号的深度挖掘:以特定地理空间(如北方工业城市…

    2025年5月4日
    890
  • 雷州诗词有哪些?岭南文化特色诗歌赏析

    雷州诗词有哪些?岭南文化特色诗歌赏析 一、雷州诗词的历史背景与地域特色 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诗词创作深受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双重影响,形成了质朴豪放、贴近生活的独特风格。雷州诗词多以方言入诗,内容涵盖农耕、渔猎、民俗等题材,展现了浓郁的地方风情。 重点内容:雷州诗词的创作群体包括本土文人、贬谪官员和民间歌者,如宋代苏轼、明…

    2025年4月18日
    1200
  • 古诗中的情感密码:哪些诗句以含蓄笔法传递爱恨离愁?

    古诗中的情感密码:哪些诗句以含蓄笔法传递爱恨离愁? 一、含蓄表达的情感传统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常通过意象、典故、比兴等手法,将浓烈的情感包裹在看似平淡的文字中。这种含蓄美学,形成了独特的”情感密码”系统。 重点内容: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822…

    2025年6月7日
    930
  • 美人如斯出自哪首诗?

    美人如斯出自哪首诗? 一、出处溯源 “美人如斯”并非直接出自古代诗词,而是现代人对古典意象的化用与重组。其核心意象可追溯至以下两个经典源头: 1.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以”婉兮”形容美人风姿,成为后世”如斯”类比喻的雏形。 2. 《…

    2025年6月28日
    620
  •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整首诗?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古诗《四喜》的深度解析 一、诗歌全文与背景 重点内容:“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这首短诗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四喜》,以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人生四大喜事。其中“洞房花烛夜”(婚姻之喜)与“金榜题名时”(科举及第)因关联个人成就与家庭荣耀,成为后世引用频率最高的经典意象。 二、诗句的文学与文化内涵 1. 洞房花…

    2025年6月27日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