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自哪首诗?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是其送别诗中的经典名句。全诗如下: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句解析

1. 浮云游子意:以飘浮不定的云比喻游子漂泊无依的羁旅之思。
2. 落日故人情:用缓缓西沉的落日象征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艺术手法:通过自然意象(浮云、落日)与情感(游子意、故人情)的隐喻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实际案例:诗句的现代应用

案例1:文化传播

纪录片《李白》(央视2020年)在讲述李白交友故事时,引用此句解读唐代文人的离别文化,画面配以黄昏远山与孤云,强化了诗意氛围。
日本汉诗教材将此句作为”唐诗意象分析”范例,强调其对东亚文化中”云”与”落日”象征意义的深远影响。

案例2:商业设计

某白酒品牌广告(2022年)以”浮云游子意”为主题,拍摄海外游子返乡场景,落日余晖中与故人举杯,传递品牌”思乡情浓”的理念。

文学价值与影响

李白送别诗的创新性:突破南朝离别诗的悲切套路,以壮阔意象(青山、白水、班马)中和哀愁,展现盛唐气象。
后世化用: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暮霭沉沉楚天阔”可能受”落日故人情”意象启发。

重点总结
1. 该诗句是李白《送友人》的颔联,为唐代送别诗典范。
2. 核心价值在于将抽象情感具象化,至今仍被广泛引用。
3. 实际案例证明其对跨文化传播商业创意的持续影响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张立本女《诗》的“危冠广袖楚宫妆”如何描写诡异意境?

    张立本女《诗》中“危冠广袖楚宫妆”的诡异意境描写分析 诡异意象的构建逻辑 “危冠广袖楚宫妆” 通过三个视觉要素的非常规组合形成诡异感:– “危冠”(高耸摇晃的头冠)暗示不稳定状态– “广袖”(异常宽大的衣袖)制造非人比例– “楚宫妆”(前朝服饰)赋予时空错位感 意象系统的诡异共鸣 空间维度的异常化 诗中“独步闲庭逐夜凉” …

    2025年11月9日
    120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将军白发征夫泪”为何感人至深?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深层感染力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作者经历的互文性 范仲淹创作此词时正担任陕西经略副使,亲身经历北宋与西夏的边境冲突。这位以”先天下之忧而忧”著称的政治家,在延州(今延安)前线目睹了戍边将士的真实生存状态。将个人观察融入词作,使作品超越一般文人想象,具有强烈的纪实色彩。 案例:康定元年(1040…

    2025年11月4日
    210
  • 鳜鱼肥的诗有哪些?舌尖上的唐诗宋词

    鳜鱼肥的诗有哪些?舌尖上的唐诗宋词 鳜鱼在诗词中的文化意象 鳜鱼(又称桂鱼)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因其肉质鲜美、外形独特,常被文人用来象征隐逸之乐或田园生活。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是最著名的代表作,而宋代诗词中鳜鱼也频繁出现,成为“舌尖上的唐诗宋词”典型范例。 — 经典诗词案例解析 1. 唐代: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

    2025年5月8日
    1390
  • 苏轼《水调歌头》为何被誉为“中秋词之千古绝唱”?

    苏轼《水调歌头》为何被誉为“中秋词之千古绝唱”? 一、开篇定调:超越时空的宇宙意识 苏轼在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以突兀的追问打破传统中秋词的团圆窠臼。这种对宇宙本源的哲学叩问,与屈原《天问》、李白《把酒问月》一脉相承,却将浩瀚苍穹与人间悲欢巧妙连接。天人对话的宏大格局使词作突破个人情感,获得永恒的思想重量。 二、情感张力:出世与入世的永恒徘徊 词…

    2025年10月21日
    300
  • 咏史与怀古,在唐诗中有何细微差别?

    咏史与怀古:唐诗中的双生诗魂 一、概念界定与核心差异 咏史诗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为直接吟咏对象,借评论史事表达对现实政治的见解,具有强烈理性思辨色彩的诗作。这类作品往往以史为镜,直指当下,展现诗人对历史规律的洞察。 怀古诗则是通过登临古迹触发的时空感悟,抒发今昔盛衰的悲慨,更注重营造时空交错意境,情感表达更为含蓄蕴藉。其情感内核是对生命短暂与历史无情的深沉…

    2025年10月25日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