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哪首诗?

本是根生相煎何太急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是曹植在兄长曹丕逼迫下,于七步之内所作,以豆萁煮豆为喻,表达了对兄弟相残的悲愤之情。

原文及翻译

《七步诗》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翻译

用豆萁(豆秆)煮豆子,豆子在锅中哭泣。
我们本是同根所生,为何要如此急切地互相残害?

创作背景

历史事件:曹丕继位后,忌惮弟弟曹植的才华,逼迫他在七步内作诗,否则处死。
隐喻手法:以“豆萁煮豆”比喻兄弟相残,“同根生”强调血缘关系,“相煎何太急”控诉迫害的残酷。

实际案例:兄弟相争的现代启示

案例1:家族企业继承纠纷

某知名企业创始人两子因争夺控制权反目,导致公司分裂。类似曹植与曹丕的冲突,利益争夺常掩盖亲情,最终两败俱伤。

案例2:娱乐圈兄弟组合解散

某双人组合因资源分配不均公开互撕,粉丝感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见合作中若缺乏包容,关系极易破裂。

诗歌的现实意义

1. 亲情警示:提醒人们珍惜血缘关系,避免因利益内耗。
2. 职场启示:团队中应协作而非倾轧,“同根”协作才能长久

结语

曹植的《七步诗》以简练语言揭露人性矛盾,“相煎何太急”至今仍是反思冲突的经典名句。无论是家庭、职场还是社会,包容与理解方能化解对立。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临渊羡鱼出自哪首诗?

    临渊羡鱼的出处及文化内涵 # 一、成语”临渊羡鱼”的原始出处 “临渊羡鱼”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原文为:”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引用的一句古语。 值得注意的是:– 该句并非出自某首具体诗歌,而是源自古代谚语…

    2025年6月28日
    680
  • 带月诗终极盘点:月光意象的100种表达

    带月诗终极盘点:月光意象的100种表达 一、月光意象的文化内涵 月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情感载体与哲学符号。从《诗经》的“月出皎兮”到李白的“举杯邀明月”,诗人借月光表达孤独、思念、超脱等复杂情感,同时暗含时空永恒的哲思。 重点案例:–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月光与乡愁的直接关联。– 张若虚…

    2025年4月20日
    1050
  • 美丽优雅的诗句让人心醉神迷?

    当然,以下是一些美丽优雅的诗句,它们如同甘醇的美酒,让人心醉神迷: 星河滚烫,你是人间理想;夜风寒凉,你是心底暖阳。 这句诗以星河与夜风为喻,表达了心中之人如同理想般璀璨,如暖阳般温暖。 春风十里,不如你笑颜如花;秋月无边,难及你眸光似水。 通过春风与秋月的对比,突出了心中之人的笑颜与眸光之美,无与伦比。 繁花似锦,不及你倾城之颜;流年似水,难忘你温柔之眼。…

    2024年12月31日
    2130
  • 诗句里有颜色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斑斓世界

    诗句里有颜色的诗有哪些?在诗词中遇见斑斓世界 颜色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通过色彩的运用,营造出丰富的画面感和情感氛围。从“红”的炽热到“青”的冷寂,每一种颜色都承载着独特的美学意义。以下是经典诗句中的颜色运用及分析。 一、红色:热烈与生机 红色在诗词中常象征热情、生命力和繁华。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红…

    2025年6月1日
    780
  • 乡愁诗经典有哪些?游子思乡主题诗歌

    乡愁诗经典有哪些?游子思乡主题诗歌解析 一、乡愁诗的定义与特点 乡愁诗是以抒发对故乡、亲人、往事的思念之情为核心的诗歌类型,具有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语言凝练的特点。游子思乡主题是古今中外诗歌的永恒母题,常通过自然景物、生活细节或时空对比触发情感共鸣。 — 二、中国古典乡愁诗经典案例 1. 唐代:乡愁诗的巅峰时期 – 《静夜思》·李白 …

    2025年4月18日
    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