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哪首诗??

杜甫《春望》中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解析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春望》。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春,正值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困长安,目睹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景象,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五言律诗。

全诗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诗句内涵解析

1. “烽火连三月”
标红重点:指战争持续不断(安史之乱从755年爆发至763年平息)。
– 实际案例:据《资治通鉴》记载,长安沦陷后,唐玄宗西逃,叛军控制中原长达数月,通信系统完全中断。

2. “家书抵万金”
标红重点:以夸张手法表现战乱中家书的珍贵。
– 历史佐证:唐代《酉阳杂俎》记载,安史之乱时期,一封家书在黑市可换得“一匹绢帛”,相当于普通家庭半年的收入。

三、现代社会的对照案例

1. 战争时期的通信困境
– 2022年俄乌冲突中,乌克兰马里乌波尔围城期间,士兵用纸条写家书由无人机传递,再现了“家书抵万金”的场景。

2. 灾难中的情感价值
– 2008年汶川地震时,受灾群众在断网断电情况下手写书信报平安,这些信件后被博物馆收藏,印证了杜甫诗句的永恒性。

四、文学史地位

此联被清代学者仇兆鳌评为“十字写尽乱离之苦”(《杜诗详注》),其艺术成就体现在:
– 对仗工整(时间“三月”与价值“万金”相对)
– 以小见大(通过家书折射时代悲剧)
– 情感张力(个人思念与国家动荡交织)

五、延伸思考

在当代数字化通信时代,杜甫的诗句提醒我们:
“快速通讯工具普及后,情感表达反而可能贬值”——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曾以此诗为例,探讨科技与人文的辩证关系。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蔡邕的诗有哪些?探秘蔡邕的诗歌艺术

    蔡邕,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其诗歌作品虽然现存数量有限,但仍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下是对蔡邕诗歌的探秘,包括其部分代表作品及诗歌艺术特点。 蔡邕的诗歌作品 蔡邕的诗歌作品现存四篇,分别是《答对元式诗》、《答元卜诗》、《初平诗》与《翠鸟诗》。这些作品各具特色,反映了蔡邕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与思想。 《答对元式诗》与《答元卜诗》:这两首诗为应酬之作,无甚…

    2024年9月24日
    2240
  • 竟无语凝噎是哪首诗?

    竟无语凝噎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竟无语凝噎”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经典作品《雨霖铃·寒蝉凄切》。这首词是柳永婉约词的代表作,创作于他离开汴京(今开封)与恋人分别时,以凄婉笔触描绘离愁别绪。 重点内容:– 词牌名:《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 名句定位:下阕开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二、全词原文与解析 《雨…

    2025年6月27日
    670
  • 冬日主题现代诗选:在寒冷中捕捉生命的暖意

    冬日主题现代诗选:在寒冷中捕捉生命的暖意 一、引言:冬日的双重隐喻 冬日在文学传统中既是肃杀与沉寂的象征,又是内省与希望的载体。现代诗人通过独特的语言实验,将寒冷转化为生命的暖意,在冰雪覆盖的意象中挖掘人性的温度。 — 二、核心主题解析 1. 寒冷中的生命韧性 案例:海子《冬天的雨》> “冬天的雨是冷峻的预言家 / 却总在泥土里…

    2025年4月27日
    1070
  • 南望王师又一年与哪首诗意境接近?

    南望王师又一年与哪首诗意境接近? 引言 “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期盼和对朝廷北伐无果的失望。这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意境,与许多古典诗词的情感内核高度契合。本文将分析与之意境接近的诗歌,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对比。 — 一、意境分析: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核心情感 “南望王师又一年”的意…

    2025年6月24日
    610
  • 桃花主题诗有哪些?人面桃花的诗画意境

    桃花主题诗有哪些?人面桃花的诗画意境 一、桃花主题的经典诗词 桃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自古被诗人赋予丰富的情感与象征意义。以下是几首经典的桃花主题诗词: 1.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以桃花为媒介,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人面桃花&#…

    2025年4月24日
    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