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哪首诗?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的苦吟精神与诗歌创作

名句出处与背景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出自中唐诗人贾岛的《题诗后》,全诗为:
“`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

这首诗是贾岛对自己诗歌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生动展现了唐代”苦吟派”诗人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

诗歌解析与艺术特色

1. 语言风格

贾岛以“瘦硬”诗风著称,这两句诗:
– 采用白描手法
– 语言质朴无华
– 情感真挚动人

2. 创作态度

重点内容:诗句揭示了贾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三年磨两句的极端案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创作态度的典范。

历史案例与影响

实际案例1:推敲典故

贾岛另一著名创作故事是与韩愈相遇的”推敲”典故: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原为”僧推月下门”,经反复斟酌改为”敲”)

实际案例2:后世评价

宋代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评价:
“`
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
其中”岛瘦”正是对贾岛这种苦吟诗风的高度概括。

现代启示

1. 创作态度:对文学创作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当代作家学习
2. 教育意义: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十年磨一剑“的治学态度
3. 文化价值:这种创作精神已成为中华美学的重要组成

重点内容:贾岛的创作实践表明,优秀文学作品往往需要:
– 长期的积累
– 反复的锤炼
– 真挚的情感投入

结语

这两句诗不仅是对诗人自身创作状态的描述,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创作态度的象征。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贾岛这种”两句三年得”的创作精神尤其值得珍视和传承。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王沂孙《眉妩·新月》如何将新月与国势衰微的隐喻结合?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王沂孙《眉妩·新月》如何将新月与国势衰微的隐喻结合的专业分析文章。 — 王沂孙《眉妩·新月》:一曲新月哀歌与家国覆亡的隐喻 王沂孙,作为宋末元初的遗民词人,其词作常被视作“词史”,以隐晦曲折的笔触,抒写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其中,《眉妩·新月》是其咏物词的代表作,它巧妙地通过描绘新月的形态、光影和境遇,构建了一个与南宋末期国势衰微…

    2025年11月4日
    210
  • 辛弃疾的千年调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有何游仙奇想?

    好的,这是一篇关于辛弃疾《千年调》中“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游仙奇想的专业分析文章。 辛弃疾的千年调: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有何游仙奇想? 在中国文学史上,辛弃疾以其雄浑豪放的词风与深沉炽热的家国情怀著称。然而,在他的词作中,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个超越现实、神游天外的灵魂。《千年调》一词中的“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便是这种奇幻想象的巅峰之作。这并非简单的…

    2025年10月29日
    240
  • 白居易的诗歌为何追求“老妪能解”?

    白居易的诗歌为何追求“老妪能解”? 一、核心主张:语言通俗化的创作理念 白居易明确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与元九书》),其诗歌语言追求达到“老妪能解”的通俗境界。这种创作理念的形成包含多重动因: 1. 新乐府运动的实践需求:作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领袖,白居易主张诗歌应发挥“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功能。通过《新乐府五十首》的创作实…

    2025年10月21日
    380
  • 燕南芝庵《唱论》对元代戏曲演唱理论有何贡献?

    燕南芝庵《唱论》对元代戏曲演唱理论的贡献 一、《唱论》的学术地位与历史背景 燕南芝庵的《唱论》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戏曲声乐理论专著,成书于元代戏曲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元代杂剧的繁荣催生了系统化演唱理论的需求,《唱论》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全书虽仅一千八百余字,却构建了完整的戏曲演唱理论框架,对后世戏曲理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构建系统的演唱技法体系 (一)…

    2025年11月2日
    230
  • 阅读唐诗对提升现代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何帮助?

    阅读唐诗对提升现代人语言表达能力的价值研究 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精准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个人核心竞争力之一。唐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语言艺术对现代人的语言表达训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探讨阅读唐诗如何提升现代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唐诗的语言特征与表达价值 精炼性特征 唐诗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少总多&#822…

    2025年11月9日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