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出自哪首诗?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的出处及文学解析

# 诗句来源考证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出自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洞仙歌·冰肌玉骨》。这首词是苏轼根据五代后蜀国君孟昶的《玉楼春》残句补作而成,展现了苏轼对前代文学的继承与创新。

苏轼在词序中明确提到:
> “仆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

# 原词全文及解析

《洞仙歌·冰肌玉骨》全文
“`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

艺术特色分析

1. 意象塑造:以”冰肌玉骨”写花蕊夫人的超凡脱俗
2. 环境烘托:通过水殿、明月、疏星等意象营造清凉意境
3. 时空转换:从具体场景延伸到人生感慨,体现苏轼典型的哲理思考

# 历史背景与案例研究

孟昶原作考证

根据宋代文献记载,孟昶原作《玉楼春》已佚,目前仅存两句:
>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学术争议:有学者认为现存苏轼词可能更接近原作,而所谓”孟昶词”实为后人伪托。这一争议体现了宋代文人”补亡”创作的风气。

现代研究案例

2020年,四川大学考古团队在成都摩诃池遗址发掘中,发现刻有”水殿””暗香”等字样的宋代瓦当,为研究这首词的历史背景提供了实物证据。这一发现证实了苏轼词中描写场景的历史真实性

# 文学影响与传承

1. 后世化用
– 李清照《醉花阴》”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明显受此影响
– 纳兰性德《采桑子》”冰肌玉骨天分付”直接借用意象

2. 跨艺术形式传播
– 明代画家仇英曾以此词为题创作《水殿纳凉图》
– 现代舞蹈家林怀民编排的《水月》也融入了此词的意境

教学建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对比苏轼此词与李煜《虞美人》,引导学生理解宋代文人对五代词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 结语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不仅是一句描写美人的佳句,更承载着从五代到宋代的文学传承脉络。苏轼通过这首词,将历史记忆、个人想象和哲学思考完美融合,创造了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对这句词的溯源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互文性与创造性转化。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关于寺庙的诗句,哪些充满禅意与智慧?

    关于寺庙的诗句中,有许多都充满了禅意与智慧。以下是一些经典之作: 作者 诗句 朝代 诗名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唐 《题破山寺后禅院》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 《大林寺桃花》 王昌龄 本来清净所,竹树引幽阴。 唐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王维 …

    2024年12月22日
    2790
  • 乐乐课堂写的有哪些诗?教育品牌与诗歌创作的跨界尝试

    乐乐课堂写的有哪些诗?教育品牌与诗歌创作的跨界尝试 教育品牌的诗歌创作探索 近年来,教育品牌逐渐突破传统边界,尝试通过诗歌创作传递教育理念、增强品牌亲和力。乐乐课堂作为国内知名的在线教育平台,也加入了这一创新行列,通过原创诗歌展现其“快乐学习”的核心价值观。 乐乐课堂的诗歌代表作 以下是乐乐课堂创作或推广的部分诗歌案例,体现了其跨界融合的特色: 1. 《数学…

    2025年6月24日
    1060
  • 听雨的唯美诗句你最爱哪一句?

    在众多描绘听雨的唯美诗句中,我尤为钟爱这一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它以其简洁而深邃的意境,勾勒出一幅春夜听雨的画卷。诗人在梦中被风雨声唤醒,不禁思索起那落花纷飞的情景,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听雨的细腻感受,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深刻体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淡淡忧伤,让人在品读…

    2024年12月30日
    2020
  • 史九散人《庄周梦》如何演绎庄周梦蝶的故事?

    史九散人《庄周梦》对“庄周梦蝶”故事的创新演绎 一、传统“庄周梦蝶”的哲学内涵 《庄子·齐物论》中记载的“庄周梦蝶”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寓言故事。原文通过“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疑问,提出了物我界限的消解与真实与虚幻的辩证关系。这一典故体现了庄子“齐物”思想的核心——破除主客二元对立,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庄周梦》杂剧的叙事重构 (一)…

    2025年11月2日
    260
  • 关乎月亮的诗有哪些?从李白到苏轼,月圆人间的诗意传承

    从李白到苏轼:月圆人间的诗意传承——关乎月亮的经典诗歌赏析 一、月亮在中国诗歌中的文化象征 月亮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思乡怀人的媒介,也是永恒与孤独的象征。从《诗经》的“月出皎兮”到唐诗宋词的巅峰咏叹,诗人借月抒怀,构建了独特的审美意境。 二、李白的月亮:豪情与孤寂的交织 李白是写月的圣手,其诗中的月亮既有壮阔的宇宙意识,也有深沉的个人情…

    2025年5月11日
    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