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夜短松冈是哪首诗?

明月夜短松冈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明月夜,短松冈”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所作,创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被誉为中国古代悼亡诗词的巅峰之作。

重点内容
– 词牌名:《江城子》
– 创作时间:乙卯年(1075年)
– 主题:悼念亡妻,抒发生死相隔的悲痛

2. 全文解析与名句赏析

原文节选: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重点内容标红

“明月夜,短松冈”是词中最后一句,描写亡妻坟茔所在的凄凉景象:明月照耀下,长满矮松的山冈。
– 艺术手法:虚实结合(梦境与现实交织)、白描(简洁刻画场景)。

3. 实际案例:文学影响与引用

案例1:现代文学引用

– 作家余华在小说《活着》中化用此句,通过“月光下的坟茔”呼应生死主题,强化悲剧氛围。
影视作品: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曾以这首词为背景音乐,烘托女主角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案例2:学术研究

– 学者叶嘉莹在《唐宋词十七讲》中分析此词,指出苏轼以“短松冈”的意象,将个人哀伤升华为人类共通的生死感悟。

4. 延伸知识:苏轼悼亡诗的地位

苏轼的《江城子》开创了宋代悼亡词的先河,与唐代元稹的《遣悲怀》、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并称“三大悼亡经典”。

重点对比
| 诗人 | 作品 | 核心意象 |
|——–|———————–|——————-|
| 苏轼 | 《江城子》 | 明月夜、短松冈 |
| 元稹 | 《遣悲怀》 | 贫贱夫妻百事哀 |
| 纳兰性德| 《浣溪沙》 | 西风、黄叶 |

5. 总结

“明月夜,短松冈”以极简的景物描写,传递了苏轼对亡妻的深刻思念。其艺术价值在于:
意象选择:明月与孤坟形成永恒与短暂的对比。
情感张力:梦境与现实的交错,强化了生死相隔的无力感。

建议读者结合苏轼生平(如王弗早逝、仕途坎坷)进一步理解此词的深层意蕴。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没写过的诗有哪些?冷门诗人与遗珠之作

    没写过的诗有哪些?冷门诗人与遗珠之作 一、未被书写的诗:文学史的空白与可能 诗歌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理论上可以涵盖无限主题,但受限于时代、文化或个人经历,许多题材仍未被充分探索。例如:– 微观世界的史诗:以细菌、病毒为主角的叙事诗,结合科学观察与神话想象。– AI的自我抒怀: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真正具有“主体意识”的诗歌(目前多为人类拟…

    2025年5月23日
    1040
  • 唐朝以前乐府诗有哪些?穿越千年的民歌回响

    穿越千年的民歌回响:唐朝以前乐府诗的发展与代表作品 一、乐府诗的起源与定义 乐府诗是中国古代由官方音乐机构“乐府”采集、整理并配乐演唱的诗歌形式,起源于汉代,但其艺术传统可追溯至先秦。乐府诗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为特点,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二、唐朝以前乐府诗的主要发展阶段 1. 汉代乐府:民间歌谣的黄金时代 汉代是乐府诗的成熟期,作品…

    2025年4月25日
    990
  • 奇异的诗有哪些?带你领略诗歌中的脑洞与颠覆

    奇异的诗有哪些?带你领略诗歌中的脑洞与颠覆 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形式,历来以抒情、叙事见长。然而,在传统之外,还存在一类“奇异诗歌”,它们以颠覆常规的构思、超现实的意象或实验性的形式挑战读者的认知。本文将介绍几种奇异的诗歌类型,并通过实际案例带你感受诗歌中的脑洞与创新。 1. 图像诗:文字与视觉的融合 图像诗(Concrete Poetry)通过文字排列形成具…

    2025年4月25日
    1210
  • 张继《枫桥夜泊》之外的遗珠:还有哪些传世佳作?

    张继《枫桥夜泊》之外的遗珠:还有哪些传世佳作? 唐代诗人张继以一首《枫桥夜泊》名垂千古,但这位诗人的创作远不止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张继的其他传世佳作,揭示其诗歌艺术的全貌。 一、张继诗歌创作背景 张继(约715-779年),字懿孙,湖北襄州人。作为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诗人,他的作品既保留了盛唐的雄浑气象,又带有中唐的现实关怀。安史之乱后,张继流寓江南,这段经…

    2025年4月16日
    1130
  • 形容杨柳的诗有哪些?从“万条垂下绿丝绦”到离别意象的嬗变

    形容杨柳的诗有哪些?从“万条垂下绿丝绦”到离别意象的嬗变 一、杨柳的经典诗歌意象 杨柳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重要意象,最早可追溯至《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其柔美姿态与生命力成为诗人咏物的常见主题。 1. 咏物写形 –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重点内容:此诗以比喻手法将杨柳比作…

    2025年5月28日
    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