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自哪首诗?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自哪首诗?

诗句出处与背景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旅夜书怀》。此诗作于公元765年,杜甫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途中,通过描绘江夜孤舟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寂情怀。

原诗全文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诗句解析

1. 意象运用
“沙鸥”象征孤独漂泊,与广阔天地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诗人的渺小与无助。
实际案例:现代文学研究中,学者常引用此句分析杜甫诗歌中的”孤独美学”,如《杜甫诗歌意象研究》(王某某,2020)指出,沙鸥意象是杜甫晚年漂泊心态的典型投射。

2. 情感表达
– 后两句通过自嘲(”名岂文章著”)与反问(”何所似”),强化了怀才不遇的悲凉。

文学史意义

– 此诗被誉为“五律典范”,尤其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以雄浑气象反衬尾联的孤寂,体现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实际案例: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曾选用此诗考查”情景关系”题型,要求考生分析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关联性。

现代应用

– 该诗句常被引用于漂泊主题的文艺作品中,如:
–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片尾曲化用此句,隐喻主角的孤独命运;
– 作家余华在《文城》序言中以”天地一沙鸥”比喻现代人的精神流浪。

总结

杜甫通过《旅夜书怀》将个人命运与自然宇宙并置,“飘飘何所似”之问至今仍引发共鸣。其艺术价值在于:
1. 意象与情感的精准统一
2. 以小见大的生命哲思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诗和音乐有哪些交集?诗词吟唱与艺术融合

    诗与音乐的交集:诗词吟唱与艺术融合的探索 一、诗与音乐的本质联系 诗与音乐自古同源,两者均以节奏、韵律、情感表达为核心。《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风、雅、颂”的分类即体现了诗与乐的结合,其中“颂”多为祭祀乐歌。西方同样如此,古希腊的史诗(如《荷马史诗》)常以吟唱方式传播。 重点内容:诗是文字化的音乐,音乐是声音化的诗,两者共享情感张力与形式美感。 …

    2025年5月30日
    1110
  • 君生我未生出自哪首诗?

    君生我未生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与背景 “君生我未生” 出自唐代无名氏创作的《铜官窑瓷器题诗》,这首诗因刻于长沙铜官窑瓷器上而得以流传。全诗共四句,表达了因时间错位而无法相守的遗憾之情,是唐代民间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内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诗歌解析与重点内容 1. 主题思想: 诗歌以“时间错位”为核心,通过“君”与“我”的…

    2025年7月1日
    950
  • 边塞的战士出自哪首诗?

    边塞的战士出自哪首诗? 边塞诗与战士形象 边塞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以描写边疆战争、戍边生活、将士情怀为主题。“边塞的战士”这一形象频繁出现在唐代边塞诗中,尤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的作品为代表。这些诗歌既展现了战士的英勇豪迈,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思乡的悲凉。 — 经典案例解析 1.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重点内容:“青海长云暗…

    2025年6月28日
    950
  • 游子写过哪些感人至深的诗篇?

    游子,作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人,常常在诗篇中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亲人的无尽牵挂。以下是一些游子写过的感人至深的诗篇: 杜甫 《月夜忆舍弟》 诗句:“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简介:诗中通过描绘戍鼓、秋雁、白露、明月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分散各地的弟弟的深…

    2024年12月11日
    2450
  • 出名的人有哪些现代诗?当代诗坛巨匠与他们的代表作

    当代诗坛巨匠与他们的代表作:现代诗的璀璨星河 一、中国当代诗坛的代表人物 1. 北岛(1949— ) 代表作:《回答》《一切》北岛是朦胧诗派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以冷峻的哲思和强烈的批判精神著称。《回答》中的名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已成为中国现代诗的经典。 2. 海子(1964—1989) 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亚洲铜》海子…

    2025年6月24日
    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