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盘里一青螺是哪首诗?

白玉盘里一青螺:诗句出处及文学赏析

一、诗句原始出处

“白玉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全诗为:
>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
> 白银盘里一青螺。**

重点说明:民间常有”白玉盘”的误记,但权威版本(《全唐诗》卷365)明确记载为”白银盘“。这种误传体现了大众对诗句意象的再创造。

二、文学特色分析

1. 比喻艺术

白银盘:将洞庭湖面比作银盘,突出月下湖光的平整光亮
青螺:将君山比作螺髻,体现以小见大的视角(实际君山面积约0.96平方公里)

2. 色彩对照

| 意象 | 色彩 | 美学效果 |
|——–|——-|——————|
| 白银盘 | 冷色调 | 营造空灵意境 |
| 青螺 | 暖色调 | 形成视觉焦点 |

典型案例:当代画家李可染的《洞庭胜境图》正是以此诗为灵感,通过水墨渲染再现了”银盘青螺”的意境。

三、文化影响

1. 旅游开发:岳阳景区将”白银盘里一青螺”作为君山岛的官方宣传语
2. 衍生创作
– 舞蹈诗剧《君山追梦》开场采用此意象
– 2021年央视《诗词大会》将其作为”比喻题”考核重点

学术争议:有学者考证”青螺”可能指代湘妃发髻(见《唐诗词物象考》),但主流观点仍支持山水比喻说。

四、教学建议

在中小学诗词教学中,可通过:
1. 实物演示:用银盘与田螺模型具象化比喻
2. 跨学科对比
– 地理:分析洞庭湖地形数据
– 美术:临摹诗意图
3. 延伸阅读:对比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等同类山水比喻

> 专家提示:正确理解该诗需把握中唐山水诗”由宏入微”的转型特征(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播放孙楠的诗有哪些?歌手原创诗歌的音乐化改编研究

    播放孙楠的诗有哪些?歌手原创诗歌的音乐化改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音乐与文学的跨界融合成为艺术创作的热点。歌手孙楠不仅以演唱见长,还涉足诗歌创作,并将其作品通过音乐化改编呈现给观众。本文以孙楠的诗歌及其音乐化改编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创作特点与艺术价值。 重点内容:孙楠的诗歌音乐化改编是当代流行音乐与文学结合的重要案例,值得深入分析。 二、孙楠的诗歌创作概述 …

    2025年5月28日
    1050
  • 杜甫的诗如何成为历史研究的资料?

    杜甫的诗如何成为历史研究的资料? 引言 杜甫(712-770年)被誉为“诗圣”,其作品因深刻反映唐代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研究唐代历史的一手资料。通过对其诗歌的文本分析,历史学者能够重构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细节,弥补正史记载的不足。 — 一、诗歌作为历史证据的理论基础 1. 文学与历史的交叉性 杜甫的诗歌…

    2025年10月25日
    370
  • 描写音乐的唐诗,为何能“此时无声胜有声”?

    描写音乐的唐诗,为何能“此时无声胜有声”? 音乐描写的独特境界 唐代诗歌中对音乐的描写,往往通过以静衬动的艺术手法,创造出超越听觉的审美体验。诗人不仅摹写乐音本身,更注重表现音乐在听众心中激发的联想与情感共鸣,这种虚实相生的创作理念,使文字中的音乐获得了比实际演奏更丰富的表现力。 艺术手法解析 留白艺术的极致运用 “此时无声胜有声” 出自白居易《琵琶行》,这…

    2025年10月25日
    280
  • 吹花送远香是哪首诗?

    探寻“吹花送远香”的诗句出处 一、重点内容标红的核心诗句 “吹花送远香”并非独立存在的完整诗句,而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一诗中的关键意象。全句为:“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其中“风吹细细香”被后世文人化用为“吹花送远香”的意境表达。 二、原诗解析与历史背景 《严郑公宅同咏竹》全文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

    2025年6月27日
    690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整首诗?

    杜甫《旅夜书怀》全诗及赏析 # 一、原诗全文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旅夜书怀》,全诗如下: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二、重点诗句解析 # 1.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意象分析:以沙鸥自喻,展现诗人漂泊无依的生存状态&…

    2025年6月27日
    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