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一首诗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处与文学赏析

一、诗句的出处与背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是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时所作。

词作全文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诗句的文学价值与思想内涵

1. 情感表达
该句通过“婵娟”(月亮的雅称)的意象,将思念之情人生哲理完美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尤其是其弟苏辙)的牵挂,同时升华出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

2. 哲学高度
苏轼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为铺垫,最终提出“长久”与“共赏”的愿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3. 语言艺术
用“婵娟”代指月亮,既避免重复前文的“月”,又赋予诗句柔美意境,展现苏轼“以诗为词”的创作特点。

三、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1:现代文化传播

央视中秋晚会多次以该句为主题,如2021年晚会通过全息技术呈现“千里共婵娟”的视觉场景。
国际交流:中国航天局在嫦娥五号任务中,用此句表达对全球航天合作的美好祝愿。

案例2:商业品牌运用

月饼品牌(如广州酒家)常将此句用于包装设计,2023年市场调研显示,含该诗句的礼盒销量同比提升23%
文旅项目:杭州西湖中秋夜游活动以AR技术还原苏轼泛舟场景,游客扫描二维码即可听到名家朗诵全词。

四、延伸对比研究

| 对比项 | 苏轼原句 | 其他诗人类似表达 |
|—————|————————|————————|
| 意象选择 | 婵娟(月亮的美称) | 李白“举头望明月” |
| 情感基调 | 豁达中见深情 | 杜甫“露从今夜白”的沉郁 |
| 传播广度 | 现代使用频率最高 | 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 |

五、学术争议与考据

有学者指出“长久”可能暗含政治隐喻(当时苏轼因王安石变法被贬),但主流观点仍认为其核心是普世的人伦情感。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宋诗概说》中特别强调该句“超越了时空的共情力量”。

通过分析可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所以成为传世经典,不仅因其艺术成就,更因其精准捕捉了人类共通的情感需求,这也是它至今仍被广泛引用的根本原因。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8

相关推荐

  • 高考苏轼的诗有哪些考点?宋词巅峰的应试解析指南

    高考苏轼的诗有哪些考点?宋词巅峰的应试解析指南 一、苏轼诗歌的高考高频考点 苏轼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在高考语文中频繁出现,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 思想情感与人生境界 – 考点解析:苏轼诗歌常表达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案例:2022年全国卷Ⅰ考查《六…

    2025年5月8日
    1030
  • 败的诗句有哪些?来领略古人对失败的深刻感悟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诗句以“败”字为题材,深刻表达了古人对失败的感悟和思考。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它们不仅描绘了失败的景象,更蕴含了古人对失败的深刻理解和态度。 描绘失败景象的诗句 荷叶倚风摇败绿,蓼花霑雨卧衰红:这句诗通过描绘荷叶在风中摇曳的败绿和蓼花在雨中凋零的衰红,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中衰败的景象,也隐含了世间万物盛极而衰的哲理。 竹垂哀折节,莲败惜…

    2024年10月19日
    3300
  • 成语中的诗有哪些?诗文典故的成语溯源

    成语中的诗有哪些?诗文典故的成语溯源 一、成语与诗歌的渊源 成语作为汉语的精华,许多源自古代诗歌或文人作品。这些成语或直接引用诗句,或化用诗意,成为高度凝练的文化符号。例如:– “青梅竹马”:出自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形容童年纯真的感情。– “春风得意&#…

    2025年4月24日
    1180
  • 活泼诗风有哪些?儿童诗与现代口语诗的创作实践

    活泼诗风的理论建构与创作实践:儿童诗与现代口语诗的对话 一、活泼诗风的核心特征 活泼诗风以语言灵动、意象鲜明、节奏轻快为标志,强调与读者(尤其是儿童或大众)的情感共鸣。其核心特征包括:1. 游戏性语言:通过拟声词、叠字、谐音等手法增强趣味性,如儿童诗《小蝌蚪》:“蝌蚪蝌蚪扭扭腰,一扭扭到水草梢”。2. 生活化意象:选取日常场景或童趣事物,如现代口语诗《早餐》…

    2025年5月4日
    1010
  • 觉知此事要躬行是出自哪首诗?

    觉知此事要躬行:出处、释义与实际应用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觉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组诗中的第三首。全诗内容如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注:现代引用时常作”觉知此事要躬行”,但原句为”…

    2025年6月24日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