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添海屋的对词,你了解多少?

Random Image

“筹添海屋”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与“海屋添筹”相近,都是用来祝人长寿的吉祥语。以下是关于“筹添海屋”的详细解释及其相关对词的了解:

一、“筹添海屋”的含义与出处

  • 含义:犹言海屋筹添,意指长寿,常用于祝寿之词。
  • 出处:该成语出自明代王錂的《春芜记·庆寿》。在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常被用作对长辈或尊贵人物的寿辰祝福。

二、“筹添海屋”与“海屋添筹”的关系

  • 近义关系:“筹添海屋”与“海屋添筹”在意义上非常接近,都是祝福长寿的吉祥语。两者在用法和场合上也颇为相似,都可用于寿宴、寿礼等庆祝长寿的场合。
  • 典故关联:两者的典故都源自宋代苏轼的《东坡志林》。在苏轼的记述中,有三位仙人以沧海变桑田为记时单位,用筹码来记录自己的年龄,从而引出了“海屋添筹”这一成语。而“筹添海屋”则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另一祝寿之词。

三、“筹添海屋”的对词

  • 对词的概念:在文学和语言中,对词通常指与某一词语在意义、音韵、结构上相对应或相呼应的词语。对于“筹添海屋”这样的祝寿之词,其对词往往也是具有吉祥、美好寓意的词语。
  • 可能的对词:由于“筹添海屋”是祝寿之词,其可能的对词包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同样寓意长寿和福气的成语或词语。这些对词在音韵、结构上与“筹添海屋”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对长辈或尊贵人物的美好祝愿。

四、“筹添海屋”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 应用场合:在文学作品中,“筹添海屋”常被用作对寿星的祝福之辞。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祝寿之词组合使用,以表达对寿星深深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
  • 艺术效果:通过运用“筹添海屋”等祝寿之词,文学作品不仅能够营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还能够彰显出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对长寿的美好向往。

综上所述,“筹添海屋”是一个寓意长寿的吉祥语,与“海屋添筹”在意义上相近。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作对长辈或尊贵人物的寿辰祝福,其可能的对词包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同样寓意美好的词语。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13日
下一篇 2024年10月13日

相关推荐

  • 年轻人充满朝气的诗句,有哪些激励人心?

    年轻人充满朝气的诗句中,确实有不少能够激励人心的佳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年轻人的活力、自信和追求梦想的精神: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诗句描绘了年轻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形象,激励着年轻人要珍惜青春年华,挥洒自己的才华和激情。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出处:杜甫《闻…

    2024年12月15日
    1480
  • 五言诗有哪些代表诗人?陶渊明、王维等大家的五言成就

    五言诗的代表诗人及其艺术成就 一、五言诗的发展脉络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起源于汉代乐府民歌,成熟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代。其句式短小精悍,节奏鲜明,情感表达更为丰富,成为文人抒怀言志的主流载体。 二、代表诗人及其成就 1. 陶渊明:田园诗派的奠基者 陶渊明(365—427)是东晋时期五言诗的杰出代表,其诗以自然质朴、意境高远著称,开创了田园诗派。…

    2025年7月13日
    510
  • 课外诗赏析方法解析:如何深入赏析一首诗?

    课外诗赏析方法解析:如何深入赏析一首诗? 诗歌赏析是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如何系统化、深度解读一首课外诗?本文将通过方法论解析和实际案例,帮助读者掌握赏析技巧。 一、基础步骤:文本细读与信息提取 1. 三遍阅读法 – 第一遍:通读全诗,把握整体情感基调(如哀伤、激昂、恬淡) – 第二遍:逐句分析,标记关键词、意象、修辞 &#821…

    2025年6月10日
    510
  • 楚辞之祖诗有哪些?屈原作品与楚辞文学源流

    楚辞之祖诗有哪些?屈原作品与楚辞文学源流 一、楚辞的起源与定义 楚辞是中国战国时期以楚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浪漫主义色彩。其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刘向所编的《楚辞》一书,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核心特征:– 句式灵活,多用”兮”字– 融合楚地巫文化、神话传说– 个人抒情色…

    2025年5月31日
    720
  • 关心人民疾苦的诗有哪些?从诗词中触摸民生温度

    关心人民疾苦的诗有哪些?从诗词中触摸民生温度 一、引言:诗词中的民生关怀 中国古典诗词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载体。许多诗人通过作品表达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展现了“文以载道”的社会责任感。这些诗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研究古代社会民生的重要史料。 二、经典诗词中的民生疾苦 1.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重点内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

    2025年6月4日
    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