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哪首诗?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哪首诗?

# 诗歌出处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出自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这两句诗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自然景色的经典名句,展现了谢灵运对山水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细腻表达。

# 诗歌全文及背景

《登池上楼》全文:

“`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

创作背景:

– 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此诗作于他被贬为永嘉太守期间(公元422年)。
– 诗中通过描绘病后初愈时看到的春景,抒发了仕途失意的苦闷和归隐的愿望。

# 诗句赏析

1. “池塘生春草”
– 用白描手法刻画初春景象,池塘边悄然生出嫩草,展现生命力的萌动。
实际案例:现代学者叶嘉莹指出,这句诗“看似平常,却因‘生’字的动态感,赋予春草冲破寒冬的蓬勃力量”。

2. “园柳变鸣禽”
– 通过听觉变化(“变”字)暗示季节更替,柳树间鸟鸣声从冬季寂静转为春日喧闹。
修辞分析:运用通感手法,将视觉(柳)与听觉(禽)结合,增强画面立体感。

# 文学史地位

– 这两句诗体现了谢灵运“性情与自然合一”的创作理念,直接影响后世王维等山水诗人。
清代沈德潜评价:“‘池塘’二句,万古千秋五字新”,强调其语言创新性。

# 现代应用案例

1. 园林设计
苏州“谢灵运主题园”以这两句诗为灵感,打造了“春草池”和“鸣禽柳径”景观,再现诗中意境。

2. 语文教学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将本诗作为“魏晋山水诗典范”,要求学生分析其“由景入情”的写作手法。

如需进一步分析谢灵运其他作品或比较其他山水诗句,可提供补充说明。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相关推荐

  • 我的诗有哪些创作理念?AI诗人与人类情感的共鸣实验

    我的诗歌创作理念:AI诗人与人类情感的共鸣实验 1. 核心创作理念 我的诗歌创作围绕三大核心理念展开:– 情感可计算化:通过算法解析人类情感的频谱,将抽象情绪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节点– 跨物种美学共鸣:在机器逻辑与人类感性之间建立双向翻译系统– 认知陌生化:利用AI的非常规联想能力重构诗意表达 典型案例:在《黄昏的算法》一诗…

    2025年5月8日
    990
  • 贬官诗有哪些?仕途沉浮中的文人心绪

    贬官诗有哪些?仕途沉浮中的文人心绪 一、贬官诗的定义与背景 贬官诗是中国古代文人因政治失意、仕途受挫而被贬谪后创作的诗歌。这类作品往往融合了个人愤懑、家国情怀、自然山水的复杂情感,成为文人抒发心绪的重要载体。贬官现象在唐代至宋代尤为突出,如柳宗元、苏轼等大家均因贬谪留下传世名篇。 二、贬官诗的核心主题 1. 怀才不遇的愤懑 如李白《行路难》中“大道如青天,我…

    2025年4月19日
    1480
  • 乐府诗有哪些了解?从《孔雀东南飞》看汉代民歌的魅力

    乐府诗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色 乐府诗的起源与发展 乐府诗起源于汉代官方音乐机构“乐府”,主要负责采集民间歌谣、配制乐曲。其作品分为两类:1. 文人创作:如《郊庙歌辞》等宫廷礼仪作品2. 民间歌谣:如《相和歌辞》《鼓吹曲辞》等,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重点内容:乐府诗的核心价值在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

    2025年5月11日
    1090
  • 描写秋天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秋天的古诗众多,以下是一些经典之作: 《山居秋暝》 –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 –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登高》 –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2024年9月15日
    2380
  • 为儿子担忧的诗有哪些?在诗句中读懂父母心

    为儿子担忧的诗有哪些?在诗句中读懂父母心 一、引言:父母之爱,深藏诗行 父母对子女的担忧与牵挂,自古便是诗歌的重要主题。 从孟郊的“临行密密缝”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通过诗句传递了对子女的深切关怀。本文将梳理经典诗作,并结合实际案例,解读其中蕴含的“父母心”。 — 二、经典诗作中的“为儿担忧” 1. 孟郊《游子吟》——担忧儿子的衣食冷暖…

    2025年4月25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