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是哪首诗?

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的是哪首诗?

一、“孤篇压全唐”的由来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压全唐”。这一评价源自清代学者王闿运的《湘绮楼论唐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后经近代学者闻一多进一步推崇,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奠定了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至高地位。

二、《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成就

1. 意境与哲思的完美融合

全诗以春、江、花、月、夜五种意象为核心,构建出空灵澄澈的意境,同时融入对宇宙、人生、时间的深刻哲思。例如: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两句将个体生命与永恒自然对照,引发对存在本质的思考。

2. 结构与韵律的巅峰

结构严谨:全诗36句,每四句一换韵,共九组,暗合“九转回环”的古典美学。
音律和谐:平仄交替,声调婉转,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朗朗上口。

三、实际案例:现代文化中的影响

1. 文学改编:作家白先勇在小说《游园惊梦》中引用此诗,烘托人物对时光流逝的怅惘。
2. 音乐演绎:民族交响乐《春江花月夜》以同名诗为灵感,成为经典曲目。
3. 教育领域:该诗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唐代诗歌美学的典范进行解析。

四、为何能“压全唐”?

题材超越性:突破宫廷诗或边塞诗的局限,展现普世性的人类情感。
技巧集大成:融合六朝民歌的清新与盛唐诗的恢弘,如“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以白描手法写尽月色朦胧。

结论:《春江花月夜》以其独特的艺术高度和哲学深度,成为唐代诗歌乃至中国古典文学的不朽瑰宝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7

相关推荐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李白的哪首诗?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出处与精神解析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此诗创作于天宝四年(745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后,借梦游天姥山的奇幻景象,表达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句全文节选 >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

    2025年6月24日
    750
  • 李商隐最难背的诗有哪些?解析义山诗中的典故迷宫与情感密码

    李商隐最难背的诗有哪些?解析义山诗中的典故迷宫与情感密码 一、李商隐诗歌的背诵难点 李商隐(字义山)的诗歌以隐晦深奥著称,其难点主要体现在:1. 典故密集:大量化用神话、历史、佛道典籍,需广博知识储备。2. 情感跳跃:意象转换频繁,逻辑线索隐蔽,如《锦瑟》中“庄生晓梦迷蝴蝶”到“望帝春心托杜鹃”的突兀转折。3. 语言凝练:善用生僻字与特殊句式,如《韩碑》中“…

    2025年6月4日
    690
  • 乱把白云揉碎是哪首诗?

    乱把白云揉碎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乱把白云揉碎”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乐·画堂晨起》。这首词是李白为数不多的词作之一,展现了其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 > 原文节选:>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2. 诗句解析与艺…

    2025年6月27日
    810
  • 熹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文学作品中易错发音解析

    熹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文学作品中易错发音解析 一、”熹”的读音与基本释义 “熹”的拼音是xī(第一声),属于现代汉语中的低频字,但常见于古典文学和姓名中。其核心含义为:1. 光明、明亮(如”熹微”形容晨光微明);2. 炽热(古义,同”熺”);3. 人名用字(如宋代…

    4天前
    200
  • 湖面日出的美景,被哪些诗句捕捉?

    湖面日出的美景被许多诗句捕捉,以下是一些描绘湖面日出的经典诗句: 朝霞悄悄染湖面,日出如红火焰燃:这句诗描绘了朝霞悄悄染红湖面的景象,日出时分,太阳如同红火焰般燃烧,将湖面映照得绚烂多彩。 湖面微波荡漾开,日出霞光跃上天:湖面在日出时分泛起微波,霞光随着太阳的升起而跃上天空,整个湖面和天空都被染上了温暖的色彩。 湖水泛起金色辉,日出如画照湖畔:日出时,湖水泛…

    2024年12月26日
    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