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干载空悠悠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白云干载空悠悠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白云干载空悠悠”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被誉为唐代七律的巅峰之作,甚至让李白为之搁笔,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原诗全文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重点内容解析

1. 诗句含义
– “白云千载空悠悠”以白云的永恒反衬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 “空悠悠”三字既写云的自由飘荡,又暗含诗人内心的空寂与怅惘

2. 诗歌地位
– 此诗被历代诗评家推崇,严羽《沧浪诗话》称其“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李白模仿案例:李白后来创作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明显受到崔颢此诗的启发。

实际案例:文化影响

1. 文学引用
– 现代作家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引用此句,形容历史遗迹的沧桑感。
2. 旅游宣传
– 武汉黄鹤楼景区将“白云千载空悠悠”作为宣传标语,突出其历史厚重感
3. 影视作品
–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曾化用此诗,暗示角色对盛唐消逝的追忆。

总结

崔颢的《黄鹤楼》通过“白云千载空悠悠”等意象,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沉思完美结合,成为中华诗歌的经典之作。其影响力跨越千年,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与解读。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相关推荐

  • 邪马台国诗有哪些?日本古代诗歌的神秘题材

    邪马台国诗有哪些?日本古代诗歌的神秘题材 一、邪马台国与日本古代诗歌的渊源 邪马台国(やまたいこく)是日本古代传说中的神秘国度,最早见于中国史书《魏志·倭人传》。尽管其具体地理位置仍存争议(九州说与畿内说),但邪马台国的文化影响在日本古代诗歌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重点内容:邪马台国本身并未直接留下诗歌文献,但其传说中的女王卑弥呼(ひみこ)及相关神话元素,成为后…

    2025年5月16日
    730
  • 诗句中具体哪些内容描绘了刺绣的精美?

    诗句中描绘刺绣精美的内容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 1. 刺绣技艺与成果的赞美 《咏绣障》(唐·胡令能):“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这句诗通过描绘绣成的屏风精美到能吸引黄莺飞落的场景,间接赞美了刺绣技艺的高超和绣品的栩栩如生。 《绣》(唐·罗隐):“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这句诗直接描绘了刺绣过程中花朵随着绣女的玉指增添春色、鸟儿随着…

    2024年11月29日
    2160
  • 描写进步的诗有哪些?诗歌中的成长与奋进精神解读

    描写进步的诗有哪些?诗歌中的成长与奋进精神解读 一、进步与成长主题的诗歌概述 诗歌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常常通过意象、隐喻和节奏表达成长与奋进的精神。从古典到现代,许多诗人通过作品描绘了个人或集体的进步历程,展现了坚韧、突破与希望的主题。 二、经典进步主题诗歌案例 1. 古典诗歌中的奋进精神 –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

    2025年6月11日
    500
  • 吐司意象在诗歌中的妙用有哪些?解读食物与诗情的创意结合

    吐司意象在诗歌中的妙用:解读食物与诗情的创意结合 一、吐司作为日常生活的诗意象征 吐司作为日常食物,在诗歌中常被赋予平凡中的深刻。诗人通过这一意象,将琐碎生活提升至美学层面,引发读者对寻常事物的重新审视。– 案例: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This Is Just To Say》中,虽未直接提及吐司,但以“偷吃李子”的日常场景展现了食物的私…

    2025年4月23日
    1060
  • 我要看罗布的诗有哪些?可能混淆的诗人姓名与作品考证

    罗布的诗有哪些?可能混淆的诗人姓名与作品考证 一、罗布及其诗歌概述 罗布(Lobsang,生卒年不详)是藏族现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藏族文化视角著称。然而,由于藏语姓名音译的多样性及诗人同名的普遍性,罗布的诗常与其他诗人作品混淆。 重点内容:罗布的代表作包括《雪域的回声》《格桑花的秘密》等,这些作品多聚焦于藏族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碰…

    2025年7月13日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