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哪首诗?

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出自汉乐府民歌《江南》,又名《江南可采莲》。这首诗是汉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描绘了江南水乡采莲时的生动场景,语言质朴,意境清新。

1.1 原诗全文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1.2 重点内容解析

“莲叶何田田”“田田”形容莲叶茂盛饱满的样子,是汉代口语化的叠词运用。
鱼戏莲叶的反复咏叹:通过方位词(东、西、南、北)的重复,展现鱼儿自由穿梭的动态画面,体现民歌的韵律美。

2. 诗歌的艺术特色

2.1 语言风格

口语化表达:如“可采莲”“何田田”,贴近民间生活。
重章叠句:通过重复句式增强节奏感,类似《诗经》的复沓手法。

2.2 文化意义

– 反映了汉代江南地区的劳动场景自然审美
– 后世常以“莲叶田田”比喻生机勃勃的景象,成为经典文学意象。

3. 实际案例:现代应用与误读

3.1 教育领域

小学语文教材常选用此诗,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韵律和画面感。
*案例*: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将其作为“田园诗”范例,配合插图讲解“田田”的意境。

3.2 常见误读

– 部分读者误记诗句为“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实为拆分原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纠正建议*:需结合上下文理解汉代乐府的句法特点。

4. 延伸阅读

– 类似题材:南朝民歌《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 研究推荐: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对《江南》的民俗学分析。

总结: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江南采莲的欢愉场景,其叠词运用动态描写至今仍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案例。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相关推荐

  • “雨打梨花深闭门”在哪首诗词中出现过?

    “雨打梨花深闭门”这一诗句在多首诗词中出现过,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首,分别出自明代唐寅的《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和宋代李重元的《忆王孙》。以下是关于这两首诗词的详细介绍: 1.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唐寅 全诗内容: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

    2024年11月30日
    2350
  •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首诗?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满城尽带黄金甲” 出自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咏物诗《不第后赋菊》。全诗如下: >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重点解析: – 诗句以菊花喻指起义军的铠甲,展现黄巢推翻旧政权的野心。 – “黄金甲”既指菊花花瓣,也暗喻…

    2025年7月1日
    580
  • 哪些诗有留白艺术?中国古典诗歌的留白技法赏析

    中国古典诗歌的留白技法赏析 一、什么是留白艺术? 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源于绘画,后延伸至诗歌创作。它通过省略、含蓄或间接表达,为读者提供想象空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在诗歌中,留白常表现为:– 意象跳跃:省略逻辑连接,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8221…

    2025年5月31日
    820
  • 陶渊明的故诗有哪些?归隐田园与饮酒诗中的精神世界

    陶渊明的故诗有哪些?归隐田园与饮酒诗中的精神世界 一、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末至南朝宋初诗人,以田园诗和饮酒诗闻名。其作品可分为以下几类:1. 田园诗:以《归园田居》《饮酒》为代表,描绘乡村生活与自然之美。2. 饮酒诗:如《饮酒二十首》,借酒抒怀,表达超脱世俗的志趣。3. 咏怀诗:如《杂诗》《读山海经》,寄托人生感慨与理想追求…

    2025年5月8日
    1110
  • 苏轼的诗有哪些职业元素?东坡居士的行业描绘

    苏轼的诗有哪些职业元素?东坡居士的行业描绘 一、引言:苏轼诗歌中的多元职业视角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巨匠,其诗歌不仅展现个人情感与哲思,还广泛描绘了宋代社会的职业图景。从农夫、渔夫到官员、工匠,苏轼以细腻笔触记录了各行各业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士农工商”的立体社会结构。 — 二、苏轼诗歌中的典型职业元素 1. 农耕生活…

    2025年4月11日
    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