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哪首诗?

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背景

“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出自汉乐府民歌《江南》,又名《江南可采莲》。这首诗是汉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描绘了江南水乡采莲时的生动场景,语言质朴,意境清新。

1.1 原诗全文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

1.2 重点内容解析

“莲叶何田田”“田田”形容莲叶茂盛饱满的样子,是汉代口语化的叠词运用。
鱼戏莲叶的反复咏叹:通过方位词(东、西、南、北)的重复,展现鱼儿自由穿梭的动态画面,体现民歌的韵律美。

2. 诗歌的艺术特色

2.1 语言风格

口语化表达:如“可采莲”“何田田”,贴近民间生活。
重章叠句:通过重复句式增强节奏感,类似《诗经》的复沓手法。

2.2 文化意义

– 反映了汉代江南地区的劳动场景自然审美
– 后世常以“莲叶田田”比喻生机勃勃的景象,成为经典文学意象。

3. 实际案例:现代应用与误读

3.1 教育领域

小学语文教材常选用此诗,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韵律和画面感。
*案例*: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将其作为“田园诗”范例,配合插图讲解“田田”的意境。

3.2 常见误读

– 部分读者误记诗句为“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实为拆分原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纠正建议*:需结合上下文理解汉代乐府的句法特点。

4. 延伸阅读

– 类似题材:南朝民歌《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 研究推荐: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对《江南》的民俗学分析。

总结: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江南采莲的欢愉场景,其叠词运用动态描写至今仍为文学研究的重要案例。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相关推荐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选自哪首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出处及文化内涵解析 # 一、诗句出处考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该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时值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因战乱与兄弟离散,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写下这首充满家国情怀的五言律诗。 完整原诗如下:“`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

    2025年7月1日
    660
  • 和习俗有关的诗有哪些?诗词中的民俗风情与文化传承

    诗词中的民俗风情与文化传承 一、和习俗有关的诗有哪些? 中国古代诗词中,许多作品生动描绘了节日、礼仪、生产生活等民俗场景,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几类典型题材: 1. 节日习俗诗 –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标红:诗中呈现了春节燃放爆竹、饮屠苏酒等传统习俗。–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2025年6月13日
    850
  • 白居易与元稹的友情为何如此深厚?

    白居易与元稹:唐代诗坛的知己典范 背景渊源:同科之谊与共同理想 白居易与元稹的友情始于贞元十九年(803年),两人同年通过吏部选拔,共同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这一巧合成为他们深厚友谊的起点。更值得关注的是,二人均出生于中小官僚家庭,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且都怀抱着改革时政、复兴儒学的政治理想。这种身份与理想的双重契合,为他们日后的密切交往奠定了坚实基础。 …

    2025年10月21日
    250
  • 有哪些诗里有关于楼兰?边塞叙事与历史想象的交融

    边塞叙事与历史想象的交融:唐诗中的楼兰意象 一、楼兰的历史背景与文学符号化 楼兰作为西域古国(公元前176年—公元630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后因环境变迁与战争湮灭于沙漠。在唐代边塞诗中,楼兰被抽象化为“异域”“敌国”的象征,承载着戍边将士的豪情与思乡之愁。 二、唐诗中的楼兰意象:边塞叙事的典型样本 1.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 “青海长云暗…

    2025年6月22日
    860
  • 扬州诗王是谁?揭秘扬州历史上的诗词大家

    扬州诗王是谁?揭秘扬州历史上的诗词大家 扬州,这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诗词大家,但谁才是真正的“扬州诗王”?本文将带您揭秘扬州历史上的诗词巨匠,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现他们的文学成就。 一、谁是“扬州诗王”? “扬州诗王”并非官方称号,而是民间对扬州历史上杰出诗人的尊称。杜牧、秦观、郑板桥等人都曾被冠以这…

    2025年4月23日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