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出自哪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出自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夜雨寄北》。全诗如下: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诗歌解析

1. 创作背景

时间:约公元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
地点:诗人滞留巴蜀地区(今重庆一带)
背景:李商隐因仕途不顺,在巴蜀做幕僚时收到妻子(或友人)询问归期的书信后所作。

2. 重点内容解析

| 诗句 | 解析 | 艺术手法 |
|——|——|———-|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一问一答体现无奈 | 设问 |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借景抒情,渲染孤寂 | 意象叠加 |
| “共剪西窗烛” | 想象重逢温馨场景 | 虚实结合 |

三、实际案例应用

案例1:语文教学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该诗常被用作“唐代羁旅诗”的典型范例。教师会重点讲解:
“未有期”三字的情感张力
– 秋雨意象与诗人情绪的互文关系

案例2:跨文化传播

2022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通过现代编曲演绎此诗:
1. 保留原诗意境
2. 加入电子音效模拟雨声
3. 用合唱形式表现”共剪烛”的温暖

四、文学价值

李商隐通过此诗创造了:
1. 时空跳跃的经典结构(现在-未来-现在)
2. “巴山夜雨”成为中国文化中思乡的符号化意象
3. 展现唐代文人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 专家点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张剑指出:”该诗以28字完成时空三重转换,其艺术密度在唐诗中堪称典范。”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相关推荐

  • 兰亭诗会作品有哪些?曲水流觞的文学雅集

    兰亭诗会作品有哪些?曲水流觞的文学雅集 一、兰亭诗会的背景与意义 兰亭诗会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人雅集,由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于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办。此次雅集以“曲水流觞”为特色,文人墨客沿溪而坐,酒杯随水流停于谁前,谁便需赋诗一首。这场集会不仅诞生了《兰亭集序》这一千古名篇,还留下了37首兰亭诗,成为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二…

    2025年4月24日
    990
  • 独韵诗有哪些经典之作?

    独韵诗,也称福唐体、独木桥体,是指诗词中通首用同一字作韵脚。独韵诗在古典文学中较为少见,但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下是一些独韵诗的经典之作: 北宋·黄庭坚《瑞鹤仙·隐括醉翁亭记》 内容:“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荒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觥筹也。太…

    2024年11月5日
    4400
  • 红诗的诗句有哪些?革命诗歌中的色彩象征与情感投射

    红诗的诗句有哪些?革命诗歌中的色彩象征与情感投射 一、红诗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红诗特指以革命主题为核心的诗歌,常见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类诗歌通过鲜明的色彩象征(如红色、金色)和激昂的情感表达,传递革命理想与集体主义精神。 二、红色在革命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1. 红色象征革命与牺牲 – 如毛泽东《七律·长征》中…

    2025年5月8日
    1210
  • 红叶最多情出自哪一首诗?

    红叶最多情出自哪一首诗? “红叶最多情”的出处 “红叶最多情”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全诗如下: >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中,“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常被引申为“红叶最多情”,用以形容秋日红叶的绚烂与深情。 诗句解析与重点内容 1. “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人因沉醉于枫林美…

    2025年7月1日
    560
  • 写景的叠词诗有哪些范例?古典诗词中的音韵美学实践

    古典诗词中的音韵美学实践:写景叠词诗范例研究 一、叠词的诗学功能与音韵价值 叠词是汉语特有的修辞手法,通过音节重复强化意象的视觉性、听觉性与情感张力。在写景诗中,叠词既能摹状自然之态(如“悠悠”“袅袅”),又能营造节奏韵律(如“漠漠”“萧萧”),形成“声形合一”的美学效果。 二、经典叠词诗范例分析 1. 《诗经·小雅·采薇》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025年5月8日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