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问归期未有期出自哪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出自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

“君问归期未有期”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夜雨寄北》。全诗如下: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诗歌解析

1. 创作背景

时间:约公元848年(唐宣宗大中二年)
地点:诗人滞留巴蜀地区(今重庆一带)
背景:李商隐因仕途不顺,在巴蜀做幕僚时收到妻子(或友人)询问归期的书信后所作。

2. 重点内容解析

| 诗句 | 解析 | 艺术手法 |
|——|——|———-|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一问一答体现无奈 | 设问 |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借景抒情,渲染孤寂 | 意象叠加 |
| “共剪西窗烛” | 想象重逢温馨场景 | 虚实结合 |

三、实际案例应用

案例1:语文教学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该诗常被用作“唐代羁旅诗”的典型范例。教师会重点讲解:
“未有期”三字的情感张力
– 秋雨意象与诗人情绪的互文关系

案例2:跨文化传播

2022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通过现代编曲演绎此诗:
1. 保留原诗意境
2. 加入电子音效模拟雨声
3. 用合唱形式表现”共剪烛”的温暖

四、文学价值

李商隐通过此诗创造了:
1. 时空跳跃的经典结构(现在-未来-现在)
2. “巴山夜雨”成为中国文化中思乡的符号化意象
3. 展现唐代文人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 专家点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张剑指出:”该诗以28字完成时空三重转换,其艺术密度在唐诗中堪称典范。”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下一篇 2025年6月24日 下午11:46

相关推荐

  • 村居有哪些朝代的诗?从陶渊明到刘半农的田园牧歌

    村居有哪些朝代的诗?从陶渊明到刘半农的田园牧歌 一、田园诗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 田园诗的雏形可追溯至《诗经》中的农事诗(如《豳风·七月》),但真正以田园生活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创作始于东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被誉为“田园诗之祖”,其《归园田居》系列(如“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以白描手法展现村居生活的恬淡,开创了文人隐逸田园的传统。…

    2025年5月8日
    1270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为何感人至深?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为何感人至深? 一、诗句溯源与情感内核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出自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当时王昌龄被贬至龙标(今湖南黔阳),李白以明月为媒介,将牵挂之情跨越千里相寄。以无形愁心托付有形明月,突破了时空界限,构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独特的“情感投射模型”。 二、三重共鸣机制解析 1. 时空穿越的共情力…

    7小时前
    10
  • 耽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文言文虚词发音全解

    耽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文言文虚词发音全解 一、”耽”的读音与基本释义 1. 现代汉语读音: – 拼音:dān – 声调:第一声(阴平) – 示例:“耽误”(dān wu),指因拖延而错过时机。 2. 文言文中的读音与意义: – 基本义:沉溺、迷恋(动词),如…

    2025年9月28日
    490
  • 跟祖训相同的词有哪些?传承家族文化精髓

    跟“祖训”相同的词有不少呢,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承载着家族文化的精髓和历代祖先对子孙的教诲。📜✨ 让我为你列举几个吧: 家训:这是最常见的一个词,它直接对应着“祖训”,都是指家族中长辈对后辈的教导和训诫。👨‍👩‍👧‍👦 庭训:多指父亲的教诲,也有泛指家族长辈训诫的意味,与祖训有着相似的传承作用。👨‍👧 家规:虽然更侧重于规定和约束,但家规往往也是基于祖训或家训…

    2024年10月20日
    3070
  • 有哪些诗是离别之情的诗?在诗句中学会告别

    在诗句中学会告别:经典离别诗的情感解读 一、离别诗的文化意义 离别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而诗歌作为情感的载体,将这种复杂情绪凝练成永恒的文字。中国古代文人尤其擅长通过意象组合(如柳枝、长亭、秋月)和情感张力,构建出层次丰富的告别场景。 二、经典离别诗案例解析 1.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211…

    2025年4月25日
    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