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红于二月花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枫叶红于二月花:诗句出处及赏析

诗句出处

“枫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山行》。全诗如下: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句解析

1.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牧任池州刺史期间(公元844-846年),当时诗人游览秋山,被满山红叶所震撼,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2. 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将秋叶与春花对比,突出枫叶的艳丽
色彩运用:用”红”字点睛,赋予静态景物动态美感
意境营造:通过”寒山”、”白云”等意象构建深远意境

重点内容:诗中”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秋景的经典名句。

实际案例

案例1:文学引用

在茅盾文学奖作品《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多次引用此诗描写黄土高原的秋景,展现人物面对困境时的积极心态。

案例2:旅游应用

北京香山公园以红叶闻名,景区多处可见此诗句的题刻。2022年红叶节期间,公园以此诗为主题推出文化导览活动,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案例3:教育运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将此诗编入三年级上册,通过”枫叶为什么比二月的花更红”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比喻手法。

文化影响

重点内容:该诗句不仅成为秋景描写的典范,更衍生出”霜叶精神”的文化意象,比喻历经磨难后展现的绚丽人生。

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诗常被用于:
– 比喻中年人的成熟魅力
– 形容经过历练后的卓越成就
– 作为秋季商业宣传的文案素材

结语

杜牧通过《山行》一诗,将瞬间的审美体验升华为永恒的艺术经典。“枫叶红于二月花”以其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持续为后人提供艺术启迪和精神鼓舞。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晚明诗坛有哪些诗人?公安派与竟陵派的诗学革新

    晚明诗坛的诗人群体与诗学革新 一、晚明诗坛的主要诗人 晚明诗坛(约1573-1644年)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涌现出多个具有鲜明特色的诗人群体: 1. 公安派代表诗人: – 袁宗道(1560-1600):开创者,主张”独抒性灵” – 袁宏道(1568-1610):理论旗手,提出”性…

    2025年5月4日
    870
  • 描写橘子的诗有哪些古诗?在诗词中遇见秋日果实

    在诗词中遇见秋日果实:描写橘子的古诗赏析 橘子作为秋日的代表性果实,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其金黄的外表、甘甜的滋味以及耐寒的特性,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象征意义。以下精选几首描写橘子的古诗,带您领略诗词中的秋日风味。 一、屈原《橘颂》——咏物言志的典范 重点内容:《橘颂》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咏物诗,以橘喻人,展现坚贞品格。 > **后皇嘉树,橘徕服…

    2025年6月1日
    600
  • 神带领的诗歌中,哪些作品充满力量?

    在探讨神带领的诗歌中哪些作品充满力量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神带领的诗歌”这一概念可能涉及宗教或灵性主题。然而,苏轼的诗词作品主要聚焦于自然风光、人生哲理、个人情感等方面,并不直接涉及宗教或灵性主题。因此,在苏轼的诗词中直接寻找“神带领的诗歌”可能不太合适。 不过,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宽到更广泛的文学领域,许多宗教或灵性诗歌确实充满了力量,能够激发人们的信仰、希望…

    2024年12月10日
    2060
  • 纳兰性德最有名的诗是哪一首?

    纳兰性德最有名的诗是哪一首? 纳兰性德的文学地位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词人,满洲正黄旗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是清初词坛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为“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的词作以婉约凄美著称,尤其擅长表达离愁别绪和人生无常,被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王国维《人间词话》)。 纳兰性德最有名的诗 纳兰性德以词闻名,但其诗作亦…

    2025年6月28日
    410
  • 千呼万唤出自哪首诗?

    千呼万唤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千呼万唤”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叙事长诗《琵琶行》。原句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节选) 背景解析 1. 创作背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偶遇一位技艺高超却漂泊沦落的琵琶女,感怀其身世而作。2. 诗句含义:通过“千呼万唤&#8221…

    2025年6月28日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