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哪首诗?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是辛弃疾婉约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南宋时期,通过描绘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反衬出词人孤高淡泊的情怀。

关键信息:

词牌名:青玉案
标题:元夕(元宵节)
全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二、诗句解析与文学价值

1. 意象对比
灯火阑珊指灯火稀疏、冷清之处,与词中“宝马雕车”“凤箫声动”的繁华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暗喻超脱世俗的孤高境界
“那人”象征词人追求的理想或人格,也可能是作者自身的投射。

2. 哲学意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此句列为“人生三境界”之最高境界,形容经过漫长追寻后豁然开朗的顿悟。

三、实际案例:经典引用与再创作

1. 学术引用
– 王国维《人间词话》以该句比喻治学或人生的终极领悟,成为文学批评的经典案例。
– 现代学者常用其分析“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如李泽厚《美的历程》)。

2. 流行文化
影视作品:电视剧《琅琊榜》中化用此句暗示主角梅长苏的隐忍与孤独。
音乐改编:歌手邓丽君曾演唱同名歌曲,赋予古典诗词现代情感表达。

四、延伸思考:误用与正本清源

常见误读:部分使用者误将“灯火阑珊”理解为“灯火辉煌”,实为灯火零落之意。
教学建议:在语文教学中需强调意象的准确解读(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释案例)。

五、总结

辛弃疾通过《青玉案·元夕》将个人情怀与节日盛景交融,“灯火阑珊处”的意象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中华文化中“坚守本心”的经典符号。理解其原始语境与衍生意义,有助于深入把握古典诗词的现代价值。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5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5

相关推荐

  • 秦皇汉武出自哪首诗?

    秦皇汉武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秦皇汉武”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原诗如下:>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虽然“秦皇汉武”四字并未直接出现在杜甫诗中,但这一表述常被后世用来概括诗中隐含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尤其是对比秦始皇(秦皇)与汉武帝(汉武)的功过。 二、实际案例:文学与历史中的…

    2025年7月1日
    840
  • 莫愁前路无知己是哪首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是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莫愁前路无知己”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二首·其一》。这首诗是高适与友人董庭兰(董大)离别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慰藉和豪迈乐观的人生态度。 1. 原诗全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 重点内容解析 – “莫愁前路无…

    2025年6月26日
    1160
  • 落日故人情出自哪首诗?

    落日故人情出自哪首诗? 诗歌出处 “落日故人情”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送友人》。这首诗是李白送别友人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离情和壮阔的意象闻名。全诗如下: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重点诗句解析 1.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8211…

    2025年7月1日
    780
  •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贬谪诗谁更乐观?

    刘禹锡与柳宗元的贬谪诗谁更乐观? 一、引言:贬谪文人的精神境界差异 唐代”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时被贬南方。两位诗人面对相似的政治挫折,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刘禹锡的诗歌如冬日暖阳,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柳宗元的作品则似秋夜寒江,弥漫着孤寂清冷的气息。这种差异在他们的贬谪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刘禹锡:逆境中的豪迈…

    2025年10月25日
    350
  • 有哪些诗不沾边却很搭配?解析文字碰撞的奇妙化学反应

    诗不沾边却很搭配:解析文字碰撞的奇妙化学反应 引言 在文学创作中,看似毫无关联的诗句通过巧妙的组合,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这种“不沾边却搭配”的现象,展现了文字碰撞的奇妙化学反应。本文将分析其原理,并通过实际案例揭示这种创作手法的魅力。 一、文字碰撞的艺术原理 1. 意象的跳跃性 诗歌的意象组合不受逻辑限制,看似无关的意象(如“月亮”与“刀锋”)通过…

    2025年6月22日
    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