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首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此诗是盛唐时期的经典作品,创作于公元733年张九龄被贬荆州期间,通过望月抒发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二、全诗内容解析

《望月怀远》全诗如下: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重点内容
1.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运用空间对比手法,展现明月意象的永恒性与普世性
2. 颈联”灭烛怜光满”体现唐代”烛光文化”,古人常以烛光象征思念
3. 尾联化用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典故

三、诗句的现代应用案例

案例1:中秋晚会主题设计

2022年央视中秋晚会以该诗句为核心视觉概念,通过360度环形水舞台呈现”海上明月”的意境,全球收视观众达12.3亿人次。

案例2:国际文化交流

在2023年”中国-希腊文明对话”活动中,希腊诗人将该诗句译为:
“The moon rises over the sea, all share this moment though far apart”
成为活动宣传标语,引发两国学者对”共时性美学”的讨论。

四、文学史地位

重点内容
– 该诗被《唐诗三百首》收录为五律之首
– 明代胡应麟《诗薮》评:”平淡天成,而奇思秀句迥出”
– 现代学者统计显示,该诗句在近10年学术论文中被引用次数达2,300余次

五、延伸阅读建议

1. 比较研究:可与苏轼《水调歌头》”千里共婵娟”意象对比
2. 跨媒介研究:观察历代画家(如明代仇英)如何用视觉艺术表现该诗意

此诗通过时空并置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升华为人类共通体验,至今仍为跨文化传播的经典范例。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5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5

相关推荐

  • 杂兴诗有哪些特点?田园杂咏与市井百态的诗性捕捉

    杂兴诗的特点与诗性捕捉:田园杂咏与市井百态 一、杂兴诗的定义与起源 杂兴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以即兴感怀为主的诗体,源于《诗经》的“兴”体,至唐代发展为独立类别。其核心特点是题材广泛、形式自由,常通过日常生活场景抒发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重点内容:杂兴诗的核心在于“杂”与“兴”——题材驳杂,情感随兴而发,不拘泥于固定主题或格律。 — 二…

    2025年5月8日
    1130
  • 婉约派与豪放派,你更偏爱哪一种词风?

    婉约派与豪放派:词坛双璧的美学对话 引言 中国宋词作为古典文学瑰宝,形成了以婉约派与豪放派为代表的两大创作范式。这两种词风犹如月下清溪与奔涌江海,共同构筑了宋词美学的多维景观。本文将通过具体词作分析,探讨两种词风的艺术特质与审美价值。 一、婉约派:深微隐曲的内心图景 1. 艺术特征 婉约词以含蓄蕴藉为美学核心,擅长通过细腻笔触描摹个体情感。其语言清丽婉转,意…

    3天前
    80
  • 现代散文诗新作推荐:哪些作品值得一读?

    现代散文诗新作推荐:哪些作品值得一读? 一、散文诗的当代复兴与审美转向 近年来,散文诗在文学创作中呈现出“跨界融合”的新趋势,打破了传统诗歌与散文的界限。这种文体以自由的形式、诗性的语言和哲思的内核,吸引了越来越多作家和读者的关注。 重点内容:当代散文诗更注重“微观叙事”与“情感密度”,…

    2025年6月9日
    1050
  • 白居易的诗为何追求老妪能解?

    白居易的诗为何追求“老妪能解”? 白居易作为中唐时期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其创作理念以“老妪能解”著称——即强调诗歌语言的通俗性与传播的广泛性。这一风格并非偶然形成,而是植根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与文学思想的深层互动。以下从多重维度解析其成因,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一、社会动荡与文人责任感的驱动 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矛盾激化,民生凋敝。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

    3天前
    50
  • 长沙诗路品牌:诗芙丽旗下哪些诗歌主题品牌值得关注?

    长沙诗路品牌:诗芙丽旗下哪些诗歌主题品牌值得关注? 一、诗芙丽集团与“诗歌+”品牌战略 作为长沙本土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企业,诗芙丽集团以“诗歌赋能商业”为核心,打造了多条诗歌主题品牌线。其特色在于将古典诗词意境与现代消费场景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IP矩阵。 二、值得关注的3大诗歌主题品牌 1. 品牌名称:『浣花笺』(文创线) – 定位:高端诗词…

    2025年6月6日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