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橙黄橘绿时是哪首诗?
苏轼《赠刘景文》
“橙黄橘绿时”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七言绝句《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苏轼赠予好友刘景文的勉励之作,通过描绘秋冬之际的景物,表达对人生成熟阶段的赞美。
原诗全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
重点内容解析
1. 季节意象:
– 诗中“荷尽”“菊残”点明秋冬交替时节,而“橙黄橘绿”则以鲜明的色彩对比突出丰收与生机,象征人生阅历的积淀。
– 实际案例: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创作此诗,借景物暗喻刘景文虽年迈(时年58岁)但仍有价值,如同耐寒的橘树。
2. 深层寓意:
– 后两句是全诗核心,强调“橙黄橘绿”(成熟果实)比春夏繁花更值得珍惜,呼应儒家“晚成”思想。
—
实际应用案例
– 教育领域:
教师常用此诗引导学生关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例如:
> “学习如同四季,冲刺阶段(橙黄橘绿时)才是展现成果的关键。”
– 商业隐喻:
企业管理中引用此句,比喻“成熟期是企业价值爆发阶段”,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以“厚积薄发”诠释类似理念。
—
扩展知识
– 苏轼此诗与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并称“宋元秋冬二绝”,均打破悲秋传统。
– 现代引用: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用“橙黄橘绿时”描述秋季食材的丰饶。
结论:这首诗以简练语言传递深刻哲理,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彰显苏轼对生命阶段的独到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