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是哪首诗?

可怜九月初三夜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

“可怜九月初三夜”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创作的一首七绝,以其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广为流传。

全诗内容

《暮江吟》全文如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重点内容解析

1. “可怜九月初三夜”
– “可怜”在此处意为“可爱”,表达了诗人对秋夜景色的喜爱。
– “九月初三”点明了时间,是农历的深秋时节。

2. 艺术特色
– 诗中运用了比喻(“露似真珠月似弓”)和对比(“半江瑟瑟半江红”),展现了江边暮色到夜晚的景色变化。
– 语言简练,画面感极强,体现了白居易“通俗易懂”的诗风。

实际案例:诗歌的现代应用

1. 语文教学
– 这首诗常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用于教授学生比喻修辞写景抒情的手法。
– 例如,教师会让学生分析“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含义(指碧绿色)。

2. 文化传播
– 在纪录片《唐诗里的中国》中,这首诗被用来展现唐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
– 2023年某中秋晚会中,主持人引用此诗描述秋夜之美,引发观众共鸣。

总结

《暮江吟》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可怜九月初三夜”一句以其独特的意境成为千古名句。无论是文学研究还是日常赏析,这首诗都值得反复品味。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相关推荐

  • 朋友间友谊深厚的经典诗句有哪些?

    朋友间友谊深厚的经典诗句众多,这些诗句跨越时空,承载着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以下是一些广为流传的经典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李白以桃花潭水的深邃来比喻汪伦对他的情谊,表达了友情的…

    2024年12月15日
    2540
  • 何事秋风悲画扇出自哪首诗?

    何事秋风悲画扇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何事秋风悲画扇”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该词创作于康熙年间,是纳兰性德代表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其婉约凄美的词风。 全词原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

    2025年6月26日
    680
  • 小学写景诗有哪些古诗?从《敕勒歌》到《鹿柴》的启蒙经典

    小学写景诗有哪些古诗?从《敕勒歌》到《鹿柴》的启蒙经典 一、小学写景诗的意义与特点 写景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类别,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传递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写景诗不仅能培养语言美感,还能提升观察力与想象力。这类诗歌通常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适合启蒙教育。 重点特点:1. 画面感强:如“天苍苍,野茫茫”(《敕勒歌》)直接勾勒草原辽阔…

    2025年5月8日
    1050
  • 长明的其他修饰词,你知道几个?丰富你的词汇库

    “长明”一词常用来形容灯火、光亮等持久不灭,或某种精神、理念等长久存在。以下是一些可以用来修饰“长明”的词汇,它们能够丰富你的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多样: 不灭:强调永不熄灭的特性,如“不灭的长明灯”。 永恒:表达长久且持续不断的意味,如“永恒的长明之火”。 持久:突出长时间保持某种状态的特点,如“持久的长明光源”。 常亮:强调总是处于发光状态,如“常亮的长…

    2024年10月26日
    4680
  • 操千曲而后晓声出自哪首诗?

    操千曲而后晓声的出处与深意 一、诗句出处考证 “操千曲而后晓声”出自南朝梁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篇。原文为: >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这句话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诗”,而是出自中国第一部系统文学理论专著。刘勰通过比喻手法,阐述…

    2025年6月24日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