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是悲哀的出自艾青的哪首诗?

北方是悲哀的出自艾青的哪首诗?

一、诗歌出处与背景

“北方是悲哀的”这一名句出自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代表作《北方》。该诗创作于1938年,收录于艾青1939年出版的诗集《北方》中,是抗战时期重要的爱国主义诗篇。

二、诗歌内容解析

1. 核心意象

诗中通过“北方是悲哀的”的重复咏叹(全诗共出现4次),构建了以下核心意象:
“暗淡的灰黄”的荒漠色调
“枯死的林木”“低矮的住房”
“惶乱的雁群”“汹涌的混浊的波涛”

2. 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北方的荒凉景象,隐喻了:
国土沦丧的悲痛(当时华北已大部沦陷)
民族命运的忧思
抗战救亡的呐喊

三、实际案例:诗句的当代运用

案例1:纪录片《山河岁月》

在央视2021年播出的抗战纪录片《山河岁月》第二季中,“北方是悲哀的”被用作第三集的章节标题,配合历史影像展现了1937-1938年华北沦陷区的真实状况。

案例2:语文教学实践

北京市某重点中学在《现代诗歌鉴赏》课程中,通过对比分析:
1. 艾青原诗中的“悲哀”意象
2. 学生创作的“新北方”主题诗歌
完成对经典文本的创造性转化教学。

四、文学史价值

这首诗开创了“土地系列”诗歌的先河,其艺术特征包括:
“散文美”的自由体形式
“油画式”的色彩运用
“苦难美学”的审美建构

> 据《艾青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版)记载,该诗是诗人在潼关目睹难民潮后”含着泪”写成的,手稿现存中国现代文学馆。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相关推荐

  • 《别严士元》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别严士元》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蕴含了丰富而深沉的情感,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朋友伤别之情: 诗中通过描绘送别友人严士元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日斜江上孤帆影”,描绘了夕阳下友人乘船离去的孤单身影,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不舍。 宦海沉浮的感慨: 诗人借送别友人之际,抒发了自己对仕途坎坷、宦海沉浮的感慨。如“东道若…

    2025年2月4日
    2050
  • 古代有哪些边塞的诗?从《凉州词》到戍边诗史

    从《凉州词》到戍边诗史:古代边塞诗的发展与经典作品 一、边塞诗的起源与背景 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流派,以描写边疆战争、戍边生活、塞外风光为主题,兴起于汉魏六朝,鼎盛于唐代。其创作背景与古代中国的疆域扩张、民族冲突、戍边政策密切相关,反映了将士的豪情与思乡之苦。 重点内容:边塞诗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历史与民族精神的缩影,如《汉书·匈奴传》记载的戍边生活为…

    2025年4月29日
    1320
  • 关于木兰诗的成语有哪些?北朝民歌中的英雄气概与成语流传

    关于《木兰诗》的成语有哪些?北朝民歌中的英雄气概与成语流传 一、《木兰诗》中的经典成语 作为北朝民歌的代表作,《木兰诗》不仅塑造了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更衍生出多个沿用至今的成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 1. 巾帼英雄 – 源自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事迹,专指女性英雄人物。 – 案例:近代秋瑾被称为“鉴湖女侠”,后人以“巾帼英雄”…

    2025年6月13日
    920
  • 韩红事迹如何入诗?当代人物主题诗歌创作观察

    韩红事迹如何入诗?当代人物主题诗歌创作观察 一、当代人物主题诗歌的创作价值 当代诗歌创作中,以真实人物为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多。这类诗歌不仅具有记录时代的功能,还能通过艺术化表达传递人物的精神内核。韩红作为公益楷模和音乐艺术家,其事迹兼具社会性与艺术性,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重点内容:人物主题诗歌的核心在于“人”与“诗”的共鸣,需平衡真实性与艺术性,避免沦…

    2025年5月16日
    1360
  • 出自《红楼梦》的经典歇后语:大观园里的语言艺术

    《红楼梦》中的经典歇后语:大观园里的语言艺术 一、歇后语的定义与《红楼梦》中的运用 歇后语是中国民间语言艺术的瑰宝,通常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为比喻或引子,后为解释或寓意。《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不仅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还巧妙运用歇后语,生动刻画人物性格,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红楼梦》中的经典歇后语案例 1. “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

    2025年4月15日
    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