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是哪首诗?

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是哪首诗?

诗歌出处

“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两句诗是整首诗中最为经典的部分,展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常被用来比喻坚韧不拔的精神

原诗全文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句解析

1. 野火烧不尽:野火只能烧毁草的茎叶,但无法摧毁其深埋地下的根。
2. 春风吹又生:春风一到,草根重新萌发,展现生命的顽强。
这两句通过对比“毁灭”与“重生”,突出了自然界的循环法则和生命的韧性。

实际案例应用

案例1:企业逆境重生

背景:某科技公司在金融危机中濒临破产。
引用诗句:管理层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激励团队,聚焦核心技术研发。
结果:2年后凭借创新产品扭亏为盈,印证了“生命力”与“机遇”的辩证关系

案例2:生态保护

现象:澳大利亚山火后,被烧焦的森林中迅速长出新生植物。
科学解释:许多植物种子需高温触发萌发,完美呼应诗中“火后重生”的自然智慧

文化影响

这两句诗已成为中文中的高频引用句,常见于:
励志演讲(如毕业典礼、创业论坛)
环保宣传(强调生态恢复力)
文学创作(作为象征手法)

总结:白居易通过野草意象,将哲理与自然现象结合,赋予诗句超越时代的生命力。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午7:13

相关推荐

  • 说与山鬼听心事,何以寄托心中所感?

    “说与山鬼听心事,何以寄托心中所感?”这句话蕴含了一种深邃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神秘力量的倾诉渴望。在这里,“山鬼”作为自然或超自然存在的象征,被赋予了倾听人心事、寄托情感的角色。以下是对这句话的深入理解和如何寄托心中所感的探讨: 山鬼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文学和神话中,山鬼常常被描绘为居住在山林中的神秘生物,它们或善良、或诡谲,但总是与自然紧密相连。 在这句话中…

    2025年1月2日
    2070
  • 望月诗终极盘点:从李白到苏轼的望月情怀

    望月诗终极盘点:从李白到苏轼的望月情怀 一、望月诗的文学地位与文化内涵 望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核心意象之一,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思乡、怀人、哲思与孤独等复杂情感。自《诗经·陈风·月出》开启咏月传统后,唐代至宋代达到艺术巅峰。月亮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情感的投射载体。 — 二、唐代望月诗:李白的浪漫与杜甫的沉郁 1. 李白:仙才笔下的明月 李白笔下的月…

    2025年4月20日
    1390
  • 诗佩诗佩画有哪些?诗画交融的艺术探索

    诗佩诗佩画有哪些?诗画交融的艺术探索 一、诗佩画的定义与起源 诗佩画是一种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视觉与文字的双重表达,传递更深层次的美学意境。其起源可追溯至中国古代的“题画诗”,如宋代文人苏轼、米芾等常在画作上题诗,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 重点内容:诗佩画的核心在于诗画互补,诗歌为画作赋予思想深度,绘画则为诗歌提供视觉呈现。 二、…

    2025年4月19日
    1270
  • 范仲淹《定风波》的“莺解新声蝶解舞”如何于闲适外暗藏机锋?

    范仲淹《定风波》的“莺解新声蝶解舞”:闲适之外的机锋探微 一、表里交织的意象世界 范仲淹《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开篇以“莺解新声蝶解舞”构建出明媚的春景图卷,黄莺鸣唱新曲、蝴蝶翩然起舞的表象下,实则暗含自然规律与人事变迁的深刻隐喻。这种将政治哲思隐于自然意象的笔法,恰似其《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大夫情怀的婉转表达。 二、三重对比中的…

    2025年11月4日
    240
  • 叙述的诗有哪些?叙事诗的经典之作

    叙述的诗有哪些?叙事诗的经典之作 什么是叙事诗? 叙事诗是一种以叙述故事为主要目的的诗歌形式,通常包含完整的情节、人物和场景。与抒情诗不同,叙事诗更注重事件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常常具有史诗般的宏大结构或民间故事的通俗性。 叙事诗的主要类型 1. 史诗(Epic Poetry):长篇叙事诗,通常讲述英雄事迹或民族历史,如《荷马史诗》。2. 民谣(Ballad)…

    2025年4月10日
    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