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无语凝噎出自哪首诗?

Random Image

竟无语凝噎出自哪首诗?

一、诗句出处

“竟无语凝噎”出自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全词如下: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重点解析

1. “竟无语凝噎”:描写离别时悲痛至极,哽咽到说不出话的场景。
2. 情感核心:全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环境烘托(寒蝉、骤雨、暮霭)和细节刻画(执手泪眼、无语凝噎),展现深沉的哀伤。

二、实际案例:经典化用与影响

1. 文学引用

– 现代作家张爱玲在《半生缘》中化用此意境,描写主角世钧与曼桢重逢时的沉默:“两个人只是站着对望,竟没有一句话。”
标红效果: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手法,直接呼应柳永词中“凝噎”的感染力。

2. 影视作品

–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顾廷烨与明兰分别时,镜头特写紧握的双手和含泪双眼,弹幕高频出现“竟无语凝噎”,可见其文化渗透力。

三、为何这句诗广为流传?

1. 普世情感:精准捕捉人类共通的离别之痛。
2. 画面感极强:“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构成经典意象,易于传播。
3. 柳永的影响力:作为婉约派代表,其词作在宋代即“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四、延伸学习建议

– 对比阅读: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另一种离别书写)。
– 研究课题:宋代婉约词中的“沉默”修辞(如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

通过分析“竟无语凝噎”的出处与案例,可深入理解古典诗词如何以简练语言承载复杂情感。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关于叶绍翁,你还知道哪些古诗作品?

    关于叶绍翁的古诗作品,以下是一些较为知名的作品: 《夜书所见》: 内容: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特点:这首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通过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儿童夜捉蟋蟀等景象,烘托出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游园不值》: 内容: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特点:此诗写诗人…

    2024年11月30日
    3010
  • 向神州谣的诗有哪些?家国情怀与现代性的碰撞

    向神州谣的诗有哪些?家国情怀与现代性的碰撞 一、神州谣的诗歌创作背景 神州谣(笔名)是当代中国诗坛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诗歌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著称。他的作品常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同时融入现代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重点内容:神州谣的诗歌创作深受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又大胆尝试现代诗…

    2025年6月22日
    410
  • 歌颂领导的诗句里有哪些赞誉?

    歌颂领导的诗句中,常蕴含着对领导才能、品德、智慧、胸怀等多方面的赞誉。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诗句,以及它们所表达的赞誉之意: 明君仁德泽万民,执政光辉照四方。 赞誉:称赞领导如同明君,以仁德之心泽被万民,执政的光辉照耀四方,体现了领导的高尚品德和广泛影响力。 身居高位心仁厚,领导智慧温如玉。 赞誉:赞美领导虽身居高位,但心怀仁厚,智慧如同温润的玉石,既坚硬又充满温…

    2024年12月30日
    4150
  • 满山枫叶红了的绝美诗句

    满山枫叶红了的绝美诗句众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在枫林中驻足欣赏晚景,被那比二月花还要红的霜叶所吸引。诗人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枫叶的艳丽色彩和秋天的美丽景色。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赏析:此句以枫叶的繁茂来映衬诗人对远…

    2024年12月15日
    1600
  • 有哪些名人写过藏字诗?揭秘文字游戏背后的文人巧思

    有哪些名人写过藏字诗?揭秘文字游戏背后的文人巧思 一、藏字诗的定义与历史 藏字诗是一种通过诗句的特殊排列或字面隐藏表达隐含信息的诗歌形式,常见于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字游戏中。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的“离合诗”,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文人雅士展现才学的重要方式。 重点内容:藏字诗的核心在于“藏而不露”,既考验作者的巧思,也挑战读者的解谜能力。 — 二、名人…

    2025年6月3日
    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