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首诗?

Random Image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哪首诗?

1. 诗歌出处与作者

“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王维17岁时所作,表达了他漂泊在外、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感。

原诗全文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诗句解析与情感表达

“每逢佳节倍思亲”
通过“倍”字强调节日对思乡情绪的催化作用,突出游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孤独感
后两句
诗人想象家乡兄弟登高、佩戴茱萸的场景,以“少一人”反衬自己的缺席,情感含蓄而深沉

3. 实际案例:现代社会的“佳节思亲”现象

案例1:春运返乡潮
中国春运期间数亿人返乡,正是“佳节倍思亲”的现代体现。据统计,2023年春运客流超20亿人次,许多人跨越千里只为与家人团聚。
案例2:海外华人的中秋情结
海外留学生或移民常在中秋节通过视频通话、寄送月饼等方式缓解思乡之情,印证了王维诗句的跨时代共鸣

4. 诗句的文化影响

成为节日文化的符号
该句被广泛引用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的宣传中(如央视公益广告)。
教育意义
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家庭观念

5. 总结

王维的这句诗以简练语言击中人类共通情感,历经千年仍具现实意义。无论是古代游子还是现代异乡人,节日始终是亲情联结的重要纽带。

(0)
上一篇 2025年6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6月26日

相关推荐

  • 鹿溪出自哪首诗?

    鹿溪出自哪首诗? 一、鹿溪的文学出处 鹿溪一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原诗如下:>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诗中虽未直接出现“鹿溪”二字,但后世文人常以“鹿溪”代指诗中描绘的隐逸山水之境,成为文学中的经典意象。 — 二、后世对“鹿溪”的引用…

    2025年6月27日
    410
  • 水仙花有哪些诗?凌波仙子与文人雅趣

    水仙花有哪些诗?凌波仙子与文人雅趣 一、水仙花的文学意象 水仙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誉为“凌波仙子”,因其清雅脱俗、亭亭玉立的姿态,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其意象多与高洁、孤傲、不染尘俗相联系,常被赋予人格化的精神内涵。 二、经典水仙花诗词赏析 1.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重点内容:黄庭坚以曹植《洛…

    2025年5月30日
    630
  • 王辛笛诗有哪些?九叶派诗人现代性探索

    王辛笛诗歌作品及九叶派诗人的现代性探索 # 一、王辛笛诗歌概述 王辛笛(1912-2004)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九叶派的重要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创作融合了中国传统意境与西方现代主义技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重点作品:– 《手掌集》(1948)– 《辛笛诗稿》(1983)– 《印象·花束》(1991) # 二、代表性诗歌…

    2025年5月1日
    920
  • 闺怨诗的主题有哪些?深闺寂寞与诗意倾诉

    闺怨诗的主题有哪些?深闺寂寞与诗意倾诉 一、闺怨诗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闺怨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主要描写女性在深闺中的孤独、哀怨与情感压抑,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困境。这类诗歌最早可追溯至《诗经》,在唐代达到艺术高峰,代表诗人如王昌龄、李白、温庭筠等。 二、闺怨诗的核心主题 1. 独守空闺的寂寞 深闺女性因丈夫远行、征战或求仕而独居,孤…

    2025年5月30日
    440
  • 漫天飞花的诗句有何梦幻之美?

    漫天飞花的诗句,常常以其独特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美丽景象。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中飞花飘落的唯美瞬间,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对漫天飞花诗句梦幻之美的详细描绘: 视觉上的梦幻: 轻盈飘逸:漫天飞花如同轻盈的舞者,在空中随风飘荡,姿态万千,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例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

    2024年12月31日
    1410